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植物保护·农药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甘蓝型油菜蚜虫发生规律及抗蚜种质的筛选
    张玉松, 赵凯琴, 罗延青, 燕林祥, 李西桐, 张云云, 符明联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120-12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34  
    摘要 + 28 )   HTML 2 )    PDF ( 1194KB )( 10 )   

    筛选抗蚜种质资源,为油菜抗蚜育种提供亲本。自然感蚜条件下,在云南罗平与泸西两地利用蚜情指数对18份油菜品种进行抗蚜性鉴定,分析蚜虫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蚜虫发生盛期出现在花期至成熟期之间,温和干燥的气候利于蚜虫的生长繁殖。泸西点的发生盛期较罗平点早。相关性分析显示,蚜情指数与油菜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呈负相关,且与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发生蚜害会造成油菜4.97%~79.69%的产量损失。从18份材料中筛选出5份抗蚜品种、13份感蚜品种。其中‘云油杂28号’和‘云油杂18号’表现为高抗,可作为油菜抗蚜育种的基础材料。

    草地贪夜蛾对不同寄主的取食选择性
    魏佩瑶, 冯小军, 谢飞舟, 陈志杰, 王清文, 杨洁, 洪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127-13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86  
    摘要 + 37 )   HTML 2 )    PDF ( 1257KB )( 7 )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种群是否对中国果蔬生产构成威胁,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比较分析草地贪夜蛾3~5龄幼虫对玉米、甘薯、番茄和冬枣叶片的取食选择性。用甘薯和番茄叶片将初孵幼虫驯化饲喂至3~5龄后,检测其对初始驯化食物及其他3种食物的选择性,同时研究比较草地贪夜蛾对植物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各龄期幼虫的取食选择总体表现为玉米(43.23%~61.82%)>甘薯(20.37%~25.62%)>番茄(10.91%~24.3%)>冬枣(5.45%~9.26%)。经过甘薯和番茄叶片取食驯化后的5龄幼虫对初始驯化食物的选择性已高于嗜食寄主玉米。3、4龄幼虫仍然对玉米叶片有较高的选择倾向,但较未驯化的幼虫,对初始驯化食物的选择率均大幅度提升,甘薯提升16.42~24.11个百分点,番茄提升18.07~20.89个百分点。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结果表明,低龄幼虫喜欢取食玉米新叶和玉米须,老熟幼虫喜欢取食老叶和雄穗;低龄幼虫喜欢取食植物茎秆,老熟幼虫喜欢取食植物叶片。研究表明,虽然草地贪夜蛾幼虫对甘薯、番茄和冬枣的取食选择性低于玉米,但经过驯化或在环境胁迫的情况下仍对甘薯、番茄和冬枣生产具有潜在威胁。同时低龄幼虫与老熟幼虫对植物不同部位取食选择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MLST技术分析中国烟草野火病菌遗传多样性
    林凡力, 彭建斐, 邓泽征, 郭璐璐, 姚廷山, 马皓月, 马冠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9): 139-14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033  
    摘要 + 31 )   HTML 2 )    PDF ( 1786KB )( 8 )   

    明确烟草野火病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情况,能为制订有效防治措施和选育品种提供强力技术支撑,并为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新视角。从湖南、重庆等5个产烟省(市)烟草生产区采集烟草野火病样,组织分离并鉴定,应用MLST分型,筛选管家基因,分析供试菌株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湖南等5个产烟省(市)分离获得烟草野火病菌144株,筛选得到PgiPfkGap 3个管家基因,共获得92个ST型。以Pgi基因为标准,供试菌株可分出亚群5个,单一群4个,亚群1和亚群2菌株数量较多,亚群1菌株来自5个产烟省(市),此亚群的ST43属于中国主要种群。说明中国烟草野火病菌遗传多态性丰富,烟草品种与病菌组群间不存在关联性。

    凋落物真菌Neocucurbitaria salicis-albae及其代谢产物的抗细菌活性
    刘瑶, 赵吴超, 杨骁, 寇雨心, 都婷婷, 陈秀青, 秦梦飞, 徐利剑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9): 145-14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037  
    摘要 + 34 )   HTML 1 )    PDF ( 1312KB )( 6 )   

    研究旨在森林凋落物中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真菌资源,筛选并鉴定具有抗菌活性的真菌,纯化及鉴定其产生的抗菌化合物。以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为试材,用颗粒法从中分离真菌,用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测得分类学数据,用打孔药剂扩散法测得抗菌活性,采用柱层析法分离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法测得化学结构。分离得到真菌SGSF801,经多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Neocucurbitaria salicis-albae新株系。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大米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菌青枯劳尔氏菌、丁香假单胞杆菌及立枯丝核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将真菌大米发酵产物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单体化合物,通过1H-NMR和13C-NMR将其鉴定为尾孢酰胺,分子式为C16H13NO7。其对青枯劳尔氏菌的MIC值为31.25~62.5 μg/mL,对丁香假单胞菌的MIC值为125~250 μg/mL。本研究首次在Neocucurbitaria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尾孢酰胺,并且发现其具有抗植物病原细菌的活性,为凋落物真菌资源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依据。

    昆虫冷驯化及机制研究进展
    梁馨亓, 唐思琼, 苏杰, 张建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9): 150-15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82  
    摘要 + 35 )   HTML 1 )    PDF ( 1178KB )( 11 )   

    昆虫冷驯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其耐寒力,综述了昆虫冷驯化的方法及耐寒性评估的生物学指标,分析影响冷驯化效果的生物因素(昆虫发育阶段、性别、滞育)和非生物因素(温度、光周期、湿度等),明确了冷驯化对昆虫在生长发育、生殖力及子代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从抗寒蛋白、代谢调节等层面探讨了冷驯化提高昆虫耐寒性的机制。以期为昆虫冷驯化及冷藏保存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以促进天敌利用及害虫防治。

    高地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及促生作用
    卫甜, 杨倩, 刘怀阿, 朱锦磊, 吕敏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7): 123-12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155  
    摘要 + 43 )   HTML 3 )    PDF ( 1271KB )( 12 )   

    明确高地芽孢杆菌的防病促生效果,为其开发应用提供实践基础。选用实验室前期通过酶活、平板拮抗等初步筛选到的潜在防治稻瘟病效果较佳的2株高地芽孢杆菌JYW21和JYW26,通过离体叶片法、温室盆栽及田间试验等验证其对稻瘟病的生防效果,并通过种子萌发、温室盆栽及田间试验测定其对水稻秧苗、植株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2株高地芽孢杆菌离体和温室条件下对叶瘟防效分别达96%和79%以上,田间条件下叶瘟防效可达55%以上,穗瘟则达70%以上。在防治稻瘟病同时,2株高地芽孢杆菌对纹枯病、稻曲病具有较高防效。研究还进一步证实高地芽孢杆菌JYW21和JYW26对水稻种子发芽率、水稻植株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温室条件下分别增加发芽率6.27%和6.81%、秧苗高12.91%和14.91%、秧苗鲜重21.43%和28.57%、成株期株高24.67%和18.67%、鲜重64.04%和61.79%、根长30.96%和27.94%、根重24.71%和25.88%。田间条件下,高地芽孢杆菌JYW21和JYW26分别增加分蘖数20.59%和15.27%、穗重19.55%和3.53%、千粒重4.77%和1.25%。由此可见,2株高地芽孢杆菌不仅具有较好的防治稻瘟病等多种真菌病害的应用潜力,还可促进水稻生长,因此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和开发前景。研究还发现2株高地芽孢杆菌可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这可能是促进水稻生长的原因之一。

    萝卜黑腐病的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杨利娟, 高苇, 李海燕, 薛涛, 张春祥, 王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7): 129-13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162  
    摘要 + 65 )   HTML 3 )    PDF ( 1509KB )( 21 )   

    在天津萝卜种植区发现一种严重危害萝卜的腐烂病,从发病组织中分离到5株细菌菌株,经过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病原种类,并采用抑菌圈法评价病原对20种常见杀菌剂的室内抑菌效果,以期为该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病原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不同杀菌剂间抑菌效果存在差异,供试的20种杀菌剂中13种杀菌剂对该病原有抑制作用,其中仅0.3%四霉素水剂和80%乙蒜素乳油对病原的抑制效果优于98%硫酸链霉素原药,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等7种杀菌剂对病原无抑制效果。

    基于CiteSpace的杀虫剂对昆虫亚致死效应研究可视化分析
    刘迪, 施秋萍, 蒋琴杰, 唐鑫, 李黄开媚, 安丰轩, 陈恩海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7): 135-14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75  
    摘要 + 51 )   HTML 2 )    PDF ( 2032KB )( 11 )   

    为了解当前杀虫剂对害虫亚致死效应的研究现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检索WOS和CNKI数据库“亚致死效应”主题相关论文,对论文的发文情况、作者、国家以及研究热点和趋势等进行知识图谱绘制并分析。研究表明,国内外该领域的发文情况较相似,呈上涨趋势;发文核心作者呈现较好的合作交流关系,机构之间的交流联系十分紧密,美国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最大,而中国是国际发文的主要国家之一。国内主要的发文机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华中农业大学等。目前,国内外有关于亚致死效应研究的高频词及聚类都聚焦于“农药”、“杀虫剂”以及“毒性”等关键词。热点词的演变过程较相似,前期集中在亚致死的研究,中期阶段针对不同杀虫剂对害虫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相关探究,后期开始涌现许多新的研究方向,使该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

    邵阳市植烟田杂草种类分析及防控研究
    肖和友, 刘聪聪, 刘娜梅, 马冠华, 何祥春, 刘蓉, 张赐喜, 于庆涛, 姚廷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6): 152-15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35  
    摘要 + 64 )   HTML 6 )    PDF ( 1167KB )( 14 )   

    旨在有效防控邵阳市植烟田杂草,维护大田烟草健康生长,调查了植烟田的杂草种类并归纳分析,在前期优选除草剂混配(乙羧氟草醚+砜嘧磺隆)基础上,通过施药后30 d除草效果调查,验证自制助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邵阳市植烟田杂草共有42种,隶属于22科,广泛分布于各植烟田。自制助剂混配除草药剂有较好的除草效果,施药后30 d,砜嘧磺隆+乙羧氟草醚+助剂3000倍液总株防效95.44%,总鲜重防效达到97.19%,且对烟草安全。供试自制助剂+除草剂可以减施增效,可为烟草杂草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不同基因型烤烟对镰刀菌根腐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李雪君, 郭敬, 孙计平, 孙焕, 李芳芳, 平文丽, 李建华, 俎焕新, 李旭辉, 侯咏, 耿胜娜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4): 126-13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107  
    摘要 + 59 )   HTML 0 )    PDF ( 2792KB )( 9 )   

    为明确不同基因型烤烟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抗性,利用10个烟草品种(系),采用粗毒素幼芽接种、带菌菌谷接种、孢子悬浮液培养等方法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尖孢镰刀菌抗性表现出显著差异;对尖孢镰刀菌表现出抗的品种(系)有4个,分别是‘Y2001’、‘Y2002’、‘长脖黄’、‘664-01’;对尖孢镰刀菌表现出感的品种(系)有6个,分别是‘7710’、‘7713’、‘Y2007’、‘Y2008’、‘中烟100’、‘小黄金1025’。3种接种方法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共筛选出4个抗性品种(系)。

    细菌性疫病对菜豆光合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李学庆, 冯国军, 刘大军, 刘畅, 闫志山, 杨晓旭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4): 132-13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032  
    摘要 + 69 )   HTML 0 )    PDF ( 1303KB )( 11 )   

    为研究菜豆侵染细菌性疫病后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以不同菜豆细菌性疫病抗性品种‘双丰3号’(SF,抗病品种)和‘猫眼’(MY,感病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接种后不同时段菜豆细菌性疫病对光合作用参数、光合色素含量、POD、SOD活性及超氧阴离子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抗性品种间,除胞间CO2浓度增加外,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下降状态,且增幅和降幅表现为MY>SF。(2)菜豆细菌性疫病侵染导致2个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所下降,且总体含量表现为SF>MY。说明SF的光合作用和光合色素含量受菜豆细菌性疫病胁迫的影响小于MY。(3)MY的POD活性总体高出SF 3倍,SOD活性表现为SF>MY,且在超氧阴离子含量积累方面,SF的释放量比MY早2 d变少,其防御机制出现时间早于MY。说明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是对菜豆细菌性疫病具有较强抗性的生理基础,且POD和SOD活性都可以作为菜豆细菌性疫病的抗性鉴定生理指标。

    光电催化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
    姜炳杉, 李曦, 周芹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4): 140-14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646  
    摘要 + 76 )   HTML 0 )    PDF ( 1242KB )( 15 )   

    化学农药是一种危害高、难降解的环境污染物,农药残留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危害人体健康。光电催化具有安全环保、氧化能力强、易操作等优势,已成为降解农药残留最具前景的高级氧化技术之一。笔者综述了光电催化降解农药的基本原理、常用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重点总结了光电催化降解农药的最新应用,评估了光源、pH等影响因素对农药降解的影响,这些为其短期内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目前涉及农药污水降解的研究较少,未来除针对电极材料改良外更应当侧重于实际农药废水的降解研究。

    甘薯疮痂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法研究
    张新新, 黄雍, 陈景益, 邹宏达, 罗忠霞, 王章英, 黄立飞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3): 112-11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081  
    摘要 + 78 )   HTML 3 )    PDF ( 2093KB )( 10 )   

    探究甘薯疮痂病菌(Elsinoe batatas)的生物学特性,筛选疮痂病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快速、大量地产生分生孢子的方法,为甘薯抗疮痂病育种提供依据。以疮痂病病原菌菌株CRI-CJ2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在不同培养基、pH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的菌落生长直径,利用凹玻片悬滴法测定在不同温度、pH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比较Fries液体培养法、摇菌法和菌丝涂布法等3种方法的诱导产孢效果。结果表明,最适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DA,pH 6~7,致死温度为48℃、10 min,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但连续光照使菌落呈鲜红色;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 5,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48℃、10 min,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显著;采用菌丝涂布法可使疮痂病菌在培养第12天分生孢子产孢量达7.09×107个/mL,分生孢子萌发率为24%,产孢量和孢子活力均高于摇菌法,采用Fries液体培养法未观察到分生孢子及产孢结构。可见,选用适宜的培养基、pH能促进菌丝体生长,菌丝涂布法具有产孢快、产孢量大的优点,是一种适合甘薯疮痂病菌分生孢子诱生的方法。

    不同浓度镉处理对耐盐水稻生长及斜纹夜蛾酶活的影响
    徐进, 谭建彬, 邓晓瑜, 梁锦炀, 师沛琼, 周鸿凯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3): 120-12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147  
    摘要 + 71 )   HTML 3 )    PDF ( 1304KB )( 9 )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镉胁迫对耐盐水稻生长及昆虫解毒酶的影响,以耐盐水稻品种‘海红-12’为材料,用不同浓度(1.5、3、6、15 mg/kg)的氯化镉溶液分别处理4、7、12、17、22 d,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时间镉处理下耐盐水稻幼苗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以及以处理水稻植株为食的斜纹夜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镉胁迫下,耐盐水稻株高、根长受镉浓度和时间效应的双重影响,较低浓度(1.5、3 mg/kg)镉溶液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在处理期间间歇性呈现,较高浓度(6、15 mg/kg)镉溶液的抑制作用则持续出现。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耐盐水稻的叶绿素含量随时间的推移持续降低。取食不同浓度镉处理水稻幼苗的斜纹夜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随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但羧酸酯酶活性升高。镉溶液抑制耐盐水稻幼苗的生长,且抑制作用随镉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取食受镉处理的耐盐水稻幼苗,植食性害虫体内解毒酶活性产生不同趋势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耐盐水稻种植栽培条件提供数据支撑,为进一步研究耐盐水稻-昆虫对重金属富集的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西安市鄠邑区设施西瓜根结线虫种类鉴定及药剂防治研究
    魏佩瑶, 潘嵩, 刘晨, 陈志杰, 张锋, 李英梅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 83-9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1031  
    摘要 + 57 )   HTML 2 )    PDF ( 1835KB )( 10 )   

    为明确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设施西瓜根结线虫发生危害情况以及病原种类,提出根结线虫病安全高效的药剂防治技术,实现陕西西瓜产业健康高效发展目标。于2022年5月在西安市鄠邑区主要设施西瓜种植基地,对根结线虫病害发生率、病情指数等进行调查研究,并采集根部样品进行根结线虫分离,运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不同产区设施西瓜根结线虫的种类,并对不同化学药剂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鄠邑区西瓜主产区平均病田率达92.9%,病株率88.7%,病情指数73.1。2龄幼虫、雌成虫形态特征及形态测量指标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均表明该地区根结线虫病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药剂试验表明,98%棉隆微粒剂防治效果显著,每公顷土壤施用150 kg为适宜的使用剂量,30 d的防效100%,70 d的防效92.1%;同时在西瓜移栽前用2250 mL/hm2的41.7%氟吡菌酰胺进行土壤处理即可有效抑制南方根结线虫侵染,70 d后相对防效75.7%,效果优于药剂灌根。

    基于CiteSpace的林木腐烂病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李全胜, 曹姗姗, 孙伟, 张志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 91-10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018  
    摘要 + 63 )   HTML 1 )    PDF ( 3006KB )( 8 )   

    为全面系统了解林木腐烂病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集和中国知网(CNKI)1990—2022年收录的林木腐烂病相关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机构、作者共现、关键词聚类及突现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经筛选,共纳入WOS文献621篇、CNKI文献1886篇。国际上林木腐烂病研究热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国家以中、美为主,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国内机构和学者非常活跃,合作较多,国家之间合作不足。目前较活跃的高频关键词聚类为taxonomy(分类)、antifungal activity(抗真菌活性)、mycovirus(真菌病毒)和病虫害等。国际上林木腐烂病研究热点及趋势在维度上不断发展,聚焦bark(树皮)、purification(纯化)、lectin(凝集素)、diversity(多样性)等热点问题,国内研究集中于福美砷、木质部、树势、桥接等传统角度,并逐渐关注孢子角、发病规律、抑菌活性等主题的中国国情下的研究。

    外来入侵植物野燕麦和节节麦对西安市小麦生产的危害研究
    宋兴江, 王涛, 李方向, 常小箭, 李欣迪, 史岩, 王佳, 刘刚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6): 112-11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778  
    摘要 + 92 )   HTML 1 )    PDF ( 1804KB )( 25 )   

    为了评估恶性外来入侵杂草野燕麦和节节麦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危害,以提高对生物入侵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本研究以西安市麦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在2016—2018年间,连续三年的田间调查,详细分析野燕麦和节节麦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野燕麦导致小麦平均减产16.35%,最高达35.03%,每公顷经济损失可达5000元,西安市小麦总产量减少2.04×108 kg,年均经济损失3.92×108元,三年累计达1.18×109元。节节麦使小麦平均减产7.14%,最高达21.35%,每公顷经济损失可达3000元,西安市小麦总产量损失1.24×108 kg,年均经济损失1.38×108元,三年累计损失4.15×108元。野燕麦和节节麦的入侵已严重威胁西安市小麦生产。为保障生物安全,应遵循《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实施风险预防、源头管控、综合治理、协同配合、公众参与原则,建立防控体系。

    Ca2+、Mn2+离子对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CS16液体发酵过程产孢的影响
    林陈强, 陈龙军, 苏光秋, 贾宪波, 陈济琛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6): 125-13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072  
    摘要 + 54 )   HTML 2 )    PDF ( 1372KB )( 17 )   

    本文旨在通过单因素筛选和正交实验优化生防菌株CS16产芽孢发酵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无机盐种类及添加量对CS16芽孢数和芽孢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添加CaCl2、MnSO4·H2O均可以提高CS16芽孢数,与对照相比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在原有的发酵条件的基础上,同时添加0.8% CaCl2和0.06% MnSO4·H2O培养48 h后,芽孢数最高达2.37×109cfu/mL,为单加CaCl2时最高芽孢数的8.4倍,单加MnSO4·H2O最高芽孢数的6.5倍,与对照(CK)相比提高近20倍;同时可极大的提高芽孢率,达65.02%,相比对照提高近50%。Ca2+、Mn2+对CS16从营养细胞向芽孢状态转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同时添加Ca2+、Mn2+能有效的提高CS16液体发酵的芽孢数和芽孢率。

    玉米理化指标与鸟害的相关性分析
    杨晓忱, 李朋亮, 吴旭妍, 刘敬科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6): 132-13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102  
    摘要 + 62 )   HTML 3 )    PDF ( 1735KB )( 19 )   

    为了探究玉米鸟害的原因,发现导致玉米诱鸟啄食的关键化合物,以‘仲夏糯68’玉米品种为材料,对比周围种植的‘万糯2000’和‘超甜1825’品种,从营养(蛋白质、脂肪、淀粉)、滋味成分(还原糖、总酚、总黄酮)和挥发性成分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诱鸟啄食的‘仲夏糯68’玉米品种的总酚含量最低,分别为‘万糯2000’和‘超甜1825’品种的24%和38%;呈香特性丰富的癸醛、2-庚酮和庚醛在‘仲夏糯68’玉米品种中含量最高,其他2个品种未检测出这3种挥发性成分,这可能是导致‘仲夏糯68’品种玉米遭受鸟害的原因。这一发现对防控玉米鸟害和诱鸟剂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 DT-15除草活性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朱海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6): 119-12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1012  
    摘要 + 62 )   HTML 6 )    PDF ( 1554KB )( 12 )   

    为了筛选获得高效除草生防菌株,本研究以青海省大通县野薄荷病样中分离到的DT-15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离体致病性测定、活体除草效果评价、安全性评价、菌株分类鉴定及菌株最适碳氮源筛选研究。离体条件下DT-15菌株对3种杂草的致病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密花香薷>冬葵>藜。盆栽条件下藜、冬葵发病率高达91%以上,鲜重防效达94%以上,且对主栽作物蚕豆、小麦、豌豆、油菜表现为相对安全。菌株DT-15鉴定为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对菌落直径、孢子悬浮液的OD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小麦麸皮是最适的碳源,硝酸钠是最适的氮源。DT-15菌株具有蚕豆、小麦、豌豆、油菜田防除部分阔叶杂草的微生物除草剂开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