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畜牧·动物医学·蚕·蜂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合作猪HMOX1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组织表达分析
    李建荣, 王伟, 罗定国, 马晓霞, 徐美玲, 滚双宝, 杨巧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29): 140-14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808  
    摘要 + 152 )   HTML 2 )    PDF ( 1444KB )( 23 )   

    为了构建合作猪HMOX1基因过表达载体,并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征,本研究通过PCR扩增获取合作猪HMOX1基因完整CDS区序列,将其插入到pcDNA3.1(+)过表达载体中,构建pcDNA3.1-HMOX1过表达载体;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MOX1基因在合作猪心、肝、脾、肺、肾、胃、十二指肠和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成功扩增出合作猪HMOX1基因924 bp的完整CDS区,通过双酶切和测序鉴定,HMOX1基因成功连接到pcDNA3.1(+)过表达载体中。组织表达结果显示,HMOX1基因在合作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是脾脏,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5),其次是肝脏、肺脏、肾脏和心脏,在十二指肠中的表达量最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MOX1基因在合作猪高海拔低氧适应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重要参考。

    果桑夏伐枝条的饲用价值
    左艳春, 王红林, 严旭, 周晓康, 肖蔹, 寇晶, 陈义安, 杜周和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26): 105-11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787  
    摘要 + 184 )   HTML 3 )    PDF ( 1282KB )( 34 )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果桑夏伐枝条的饲用价值,明确其作为非常规饲料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采收生产上推广面积最大的果桑品种‘粤椹10号’(Y10)和‘嘉陵30号’(J30)的夏伐一年生枝条,分析其鲜、干产量、营养品质等;并与其他常见农业副产物的饲用价值进行比较。Y10和J30的夏伐一年生新鲜枝条生物量分别为19798 kg/hm2和15820 kg/hm2,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叶片对产量的贡献最高,干重叶茎比分别为4.03(Y10)和6.51(J30)。两个果桑品种叶片氨基酸组成全面且丰富,含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11.00%~12.90%。一年生枝条的蛋白含量(13.77%~15.83%)、粗脂肪(2.21%~2.30%)、粗灰分(9.32%~10.84%)、中性洗涤纤维(21.96%~22.66%)和酸性洗涤纤维(10.76%~11.69%)等营养参数优于茎秆,略逊于叶片。枝条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的5.30~5.46%,可消化干物质占干物质的79.79~80.51%,相对饲用价值为327.82~340.76。果桑枝条较稻草、红薯藤、花生秧、甘蔗渣等常规农业副产物有更好的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果桑夏伐一年生枝条是果桑产业的副产物,生物量可观、品质优良且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可以作为畜禽的非常规饲料开发利用。

    6个双低油菜品系饲用性能比较及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动态变化
    王红林, 左艳春, 严旭, 周晓康, 寇晶, 邓武明, 肖蔹, 宋稀, 代兵兵, 余青青, 杜周和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25): 134-14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216  
    摘要 + 339 )   HTML 1 )    PDF ( 1393KB )( 49 )   

    为筛选适宜川东北地区种植的饲用油菜新品种,以6个双低油菜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刈割时期的生物产量、植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及油菜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并对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初花期进行第1次刈割,各品系具较好再生性,整个生长季可实现2次刈割,刈割间隔为35~37天;2次刈割时鲜草产量分别为43.24~50.89、13.94~20.03 t/hm2,年鲜草产量为57.40~70.46 t/hm2,年干草产量为6.11~7.28 t/hm2,其中,‘中绵油783’鲜草产量最高,为70.46 t/hm2,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2)初次刈割时各品系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南油714’株高显著高于(P<0.05)其他品系,达162.11 cm;‘中绵油783’叶片数最多,为19.11片;‘南油658’茎叶比最低,为0.91。(3)第1次刈割时‘南油12’粗蛋白含量为15.64%,显著高于(P<0.05)其他参试品系;‘中绵油783’中性洗涤纤维最低,‘13杂768’酸性洗涤纤维最低,分别为25.65%和20.80%。(4)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系株高逐渐增高,进入结荚后期株高不再变化;叶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初花期叶片数最多;干物质含量、茎叶比随生育期推进而持续升高。(5)各品系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整体呈降低趋势,初花期最高,为12.87%~15.64%;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大部分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升高;粗灰分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降低;粗脂肪大部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盛花期最高。各品系第1茬饲草相对饲喂价值为231.20~262.47,‘中绵油783’与‘13杂768’差异不显著,但两者显著高于(P<0.05)其他品系。‘中绵油783’在试验地综合性能表现最优,可在相似生态区推广利用。

    青海省西宁地区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孟茹, 付永, 王淑琴, 康明, 张成图, 吴英, 陈永忠, 谢彩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23): 129-13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096  
    摘要 + 192 )   HTML 1 )    PDF ( 3711KB )( 20 )   

    为了掌握青海省西宁市及其辖属区县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感染强度并明确感染类型。通过随机采集供往西宁市辖属区县各市场、超市及摊贩的屠宰后绵羊不同部位肌肉组织,进行压片镜检、染色切片观察和形态学鉴定;选取虫体含量高的羊心肌和膈肌样品,提取基因组DNA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1)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比对。西宁市辖属区县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率为82.5%,平均感染强度7.67,从寄生部位上看,膈肌感染率最高(75%),其次是心肌(67.5%)、舌肌(57.5%),食道肌未见有感染。所检虫体边缘肌肉组织较疏松,虫体囊壁分为两层,原生囊壁与次生囊壁均结构平整无突起皱褶等特殊性结构,经PCR扩增出长度为905 bp的目标片段,测序后在GenBank上进行序列比对,其与已公布的羊柔嫩住肉孢子虫的同源性达98%,最终鉴定为羊柔嫩住肉孢子虫。初步明确青海西宁地区绵羊感染主要以羊柔嫩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tenella)为主,且西宁市感染率高于中国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的平均水平。建议加强青海省西宁地区羊住肉孢子虫实验室检测及调运、屠宰检验检疫力度,保证上市羊肉类产品卫生质量,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青藏高原地区冷季补饲对牦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吴浩, 海鹏, 郭霏, 参木友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20): 105-11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567  
    摘要 + 204 )   HTML 0 )    PDF ( 1197KB )( 18 )   

    本试验旨在探究冷季放牧牦牛补饲对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牦牛120头,分为对照组(放牧)和补饲组(放牧+补饲)共8组,每组15头牦牛,试验期为120天,其中预饲期7天。结果表明,与放牧组相比,补饲组牦牛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并且,随着补饲量的升高,增重呈线性增加;补饲对放牧牦牛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补饲能量料每头牦牛每天净收入为4.93元,显著高于放牧组的1.69元,全期可比放牧组多收入388.80元。随着补饲料添加量增加,每头牦牛毛收入也显著增加(P<0.05),补饲0.4%混合料的净收入最高,较放牧组可多收入247.20元。综上所述,冷季对放牧牦牛进行补饲,不仅可以缓解由于饲料短缺带来的体重下降,并且对牦牛健康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提高牦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牦牛转移因子对藏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
    常建军, 文英, 李莉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20): 112-11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502  
    摘要 + 136 )   HTML 1 )    PDF ( 1310KB )( 52 )   

    为研究牦牛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对藏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试验采用MTT法探索不同浓度淋巴细胞、犊牛血清(FCS)、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探讨牦牛TF对藏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藏绵羊淋巴细胞浓度为5.4×106个/mL,犊牛血清含量为8%,ConA为1 μg/mL时,刺激效果最佳,且TF单独或协同丝裂原时,对淋巴细胞都有促进增殖的效果,且最佳浓度为1.5 mg/mL。体内注射TF后,各剂量组在注射第3天时,淋巴细胞再次受到TF单独或协同ConA刺激时,其增殖效果与细胞组单独增殖效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至第5~7天时,其增殖效果明显高于细胞组,差异显著(P<0.05)。注射2 mL剂量组转化增殖效果优于1 mL和3 mL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牦牛TF能够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是一种很好的免疫增强剂。

    陕西省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耕地负荷分析
    索龙, 王鹏, 张俊丽, 景鹏娟, 李建宏, 董晓梅, 拜翊莎, 曹红霞, 李康, 赵晓进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20): 117-12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185  
    摘要 + 184 )   HTML 2 )    PDF ( 1372KB )( 21 )   

    研究陕西省畜禽粪尿养分资源情况及其环境污染风险。基于统计年鉴及相关文献,估算畜禽粪尿随时间变化、区域分布和耕地负荷,系统分析畜禽粪尿环境污染现状。2009—2017年间,陕西省畜禽粪尿资源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2014年畜禽粪尿资源量和养分量分别是7118.36×104、86.76×104 t,为历年最大值。畜禽具有地域性特点,陕北、关中和陕南分别以羊、牛、猪养殖为主,全省畜禽粪尿负荷为22.36 t/hm2,氮、磷、钾养分负荷分别为111.59、58.56、104.22 kg/hm2,畜禽粪尿养分总量约为农用化肥施用量的35.63%。陕西省畜禽粪尿总体在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杨凌示范区、安康市、汉中市、咸阳市和宝鸡市存在环境污染风险。榆林市、杨凌示范区、安康市、商洛市和汉中市畜禽粪尿养分资源替代化肥潜力大,合理利用能有效推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猪粪沼液施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和青贮品质的影响
    侯福银, 杨智青, 金崇富, 时凯, 安晨, 陈长宽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20): 124-13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332  
    摘要 + 161 )   HTML 1 )    PDF ( 1337KB )( 23 )   

    为就地消纳猪场养殖废弃物沼液,降低环境污染,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沼液施用量对水稻的农艺性状和青贮品质的影响。设计了常规化肥(CF)、空白对照组(CK)和17个N2~N48不同沼液氮水平施肥组,共19个组。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分蘖数有显著增大,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8施肥组生物量最高。青贮稻的质地、色泽和气味总体评分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沼液施用量超过N240%替代氮肥时,青贮稻的pH有显著升高(P<0.05)。与CF和CK相比,沼液N2~N8施肥组中性洗涤纤维略有降低(P>0.05),但沼液N14、N16、N20、N28、N32、N36、N40和N48施肥组NDF有显著的升高(P<0.05)。不同沼液施肥组靑贮稻的可溶性糖、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和粗纤维与CF相比均无显著变化。与CF相比,沼液N2~N24(除N14)处理组青贮稻的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沼液氮肥(N280%~N480%)超量施用时,粗灰分含量明显降低(P<0.05)。猪粪沼液肥替代化肥有助于提高水稻的生物量,改善青贮饲用品质,但不宜超量施用。

    肉桂木栽培的食用菌多糖抗氧化与降血糖作用
    肖阳, 沈维治, 杨琼, 李庆荣, 邢东旭, 邹宇晓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20): 132-13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042  
    摘要 + 219 )   HTML 0 )    PDF ( 1353KB )( 21 )   

    为探讨以肉桂作为栽培料的珍稀食用菌食药用价值,对基于肉桂木栽培料和普通栽培料的‘香魏蘑’、‘榆黄蘑’多糖分别进行提取和含量测定,采用ORAC法对食用菌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动物试验对肉桂食用菌多糖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以及不同栽培料生产的食用菌之间多糖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普通‘香魏蘑’和肉桂‘香魏蘑’的多糖含量分别为16.89%和14.44%,普通‘榆黄蘑’和肉桂‘榆黄蘑’的多糖含量分别为4.22%和5.95%。‘榆黄蘑’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香魏蘑’多糖,而2个品种肉桂食用菌多糖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该品种普通食用菌多糖;肉桂‘香魏蘑’和肉桂‘榆黄蘑’多糖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改善小鼠的糖尿病症状,低剂量组对小鼠的糖尿病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各实验组疗效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强。在相同实验浓度下,肉桂‘榆黄蘑’多糖的降血糖效果优于肉桂‘香魏蘑’多糖。由此可知,肉桂‘香魏蘑’与肉桂‘榆黄蘑’多糖含量较高,且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与降血糖功效。本实验结果可为肉桂木资源、‘香魏蘑’和‘榆黄蘑’等珍稀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不同蜂种授粉对‘金茶1号’茶叶籽传粉效率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赵东绪, 陈道印, 江丽, 苏晓玲, 李朵姣, 华启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20): 138-14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718  
    摘要 + 160 )   HTML 1 )    PDF ( 1241KB )( 21 )   

    蜜蜂授粉对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为了研究不同蜂种授粉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茶树‘金茶1号’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与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开展蜂媒授粉技术及增产提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蜂授粉组访花频率最高,意蜂授粉组柱头花粉数最高,地熊蜂授粉组单花访问时间最长。中蜂授粉能显著提升茶树的茶叶籽座果率与茶叶籽油茶多酚含量,但对茶叶籽的含油量影响不显著。意蜂授粉与地熊蜂授粉对座果率影响不显,但能显著提升茶叶籽的茶多酚含量与含油量,3个授粉组对茶叶籽油的主要成分并无显著影响。在实际中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对应的蜂种进行授粉。

    混合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王晓春, 杨天辉, 王川, 杨炜迪, 高婷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19): 139-14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766  
    摘要 + 271 )   HTML 2 )    PDF ( 1346KB )( 27 )   

    以混合盐碱模拟盐碱胁迫环境,设置0.0%(对照)、0.3%、0.6%、0.9%、1.2%浓度梯度的混合盐碱溶液胁迫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通过对株高、根系等生长及叶片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研究紫花苜蓿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苜蓿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先增后降,均在0.3%盐浓度处理下最高,0.6%、0.9%、0.0%下依次降低,1.2%处理下最低,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根粗、根长均在1.2%盐浓度处理下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生理指标在苜蓿品种间变化不同,但在1.2%处理下,多数品种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有的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在0.3%处理下最高、1.2%处理下最低,有的品种变化无规律。苜蓿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在1.2%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由此得出苜蓿苗期相对耐盐碱,当盐浓度为1.2%时,生长和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变化较大,此浓度可作为苜蓿苗期耐盐碱性鉴定的适宜浓度。

    龙眼干制前后缓解小鼠疲劳作用的研究
    高慧颖, 姜帆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11): 106-11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307  
    摘要 + 183 )   HTML 6 )    PDF ( 1321KB )( 27 )   

    研究龙眼干制前后缓解疲劳作用的差异。把ICR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鲜龙眼组、龙眼干组。按0.2 mL/10 g的剂量连续灌胃21天,称量第1、7、14、21天灌胃1 h后小鼠的质量,测定第21天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负重游泳后肝糖原、血尿素氮、血乳酸脱氢酶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龙眼干极显著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P<0.01),提高肝糖原(P<0.01)、血乳酸脱氢酶(P<0.05)的含量,显著降低血尿素氮含量(P<0.05);鲜龙眼能显著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P<0.05)、降低血尿素氮含量(P<0.05),极显著增加血乳酸脱氢酶含量(P<0.01)。龙眼干制前后均具有缓解疲劳的效果,龙眼干比鲜龙眼提供更多的糖原合成底物可能是缓解疲劳效果更优的原因之一。

    不同品种肉鸡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和成分测定及分析
    马猛, 王克华, 曲亮, 窦套存, 郭军, 王星果, 胡玉萍, 卢建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9): 137-14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494  
    摘要 + 669 )   HTML 12 )    PDF ( 1288KB )( 99 )   

    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自主研究培育的白羽肉鸡和爱拔益加AA在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组成成分之间差异。以‘wod’系列白羽肉鸡和爱拔益加AA为素材,测定7周龄时各个品种的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以及胸肌中风味前体物质、矿物元素、微生素等成分含量,分析比较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wod168和wod178的屠体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均极显著低于wod188和AA(P<0.01),翅膀率极显著高于后两者(P<0.01)。wod168的胸肌肌肉pH和嫩度极显著小于AA(P<0.01),肉色的L值和b值显著高于AA(P<0.05)。wod168胸肌肌肉氨基酸总量、矿物元素总量和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其他三个品种,肌内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于其他品种。wod168产肉性能不及其他品种,但其胸肌肌肉肉品质更佳,更符合消费者对优质肉品质的需求。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研究季节变化对散养芦花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张腾帅, 张艳英, 刘京国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8): 129-13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237  
    摘要 + 223 )   HTML 4 )    PDF ( 1268KB )( 33 )   

    为探究季节变化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本文采用PCR-DGGE的方法研究了冬、春、夏季散养芦花鸡盲肠和小肠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季节的改变,散养芦花鸡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较大,盲肠和小肠中夏季菌群结构与冬季相比只有66.7%、62.5%的相似度。盲肠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要明显高于小肠,但季节对盲肠和小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不同。相较于春季肠道菌群,冬季、夏季环境会导致盲肠菌群多样性降低,而导致小肠菌群多样性提高。盲肠中的共性菌为巨单胞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小肠中的共性菌主要为乳杆菌。盲肠共性菌的数量随季节变化不大,小肠内不同种类乳杆菌的数量随季节变化较大。这些实验结果为根据季节变化在鸡饲料中添加不同的益生菌提供理论指导。

    有效微生物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便氨气排放量的影响
    曹秋梅, 王路义, 李晓曼, 李俊达, 刘梦田, 郑瑶, 王利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7): 124-12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148  
    摘要 + 269 )   HTML 3 )    PDF ( 1230KB )( 23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有效微生物(EM)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便氨气排放量的影响。选取120只4周龄BALB/C小鼠,雌雄各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雌雄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EM在每组(Ⅰ、Ⅱ、Ⅲ、Ⅳ组)添加量分别为0、200、400、600 mg/kg。试验持续7周,预试期1周、正式期6周。结果表明,饲粮添加400和600 mg/kg的EM均能显著提高BALB/C小鼠干物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但对于其他养分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EM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及粪便氨气排放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在饲粮中添加EM可以改善BALB/C小鼠的养分消化率(干物质和粗脂肪),建议添加量为400 mg/kg,但不能减少氨气的排放。

    蜜蜂授粉在油菜生产中的作用研究
    李瑞珍, 严定春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7): 129-13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403  
    摘要 + 217 )   HTML 2 )    PDF ( 1173KB )( 82 )   

    为探明蜜蜂授粉在油菜生产中作用和经济重要性,采用蜜蜂授粉依赖度模型,从蜜蜂对油菜授粉服务价值、油菜生产对授粉蜂群需求量2个方面评价蜜蜂授粉在油菜生产中作用。结果表明,2018年蜜蜂对国内油菜的授粉服务价值约104.19亿元,相当于油菜年产值661.41亿元的15.75%。蜜蜂对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油菜生产的授粉价值均在10亿元以上。国内油菜生产对授粉蜂群的需求量较大,约需1637.65万群以上蜜蜂授粉,该数量已超国内目前蜂群总量908.84万群,其中,湖南省和四川省油菜生产对授粉蜂群的需求量最大,约占国内现有蜂群总量的1/3以上。由此可见,蜜蜂授粉是油菜生产重要的生产投入,应当逐步提高民众对蜜蜂授粉经济价值的认识,大力推广油菜蜜蜂授粉技术。

    甲酸和木醋液对苜蓿青贮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丽学, 韩静, 陈龙宾, 余新越, 刘景喜, 马毅, 霍文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2): 92-10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082  
    摘要 + 151 )   HTML 3 )    PDF ( 1468KB )( 24 )   

    为探讨抑制型青贮添加剂对苜蓿青贮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木醋液和甲酸为添加剂,按6 mL/kg的剂量与干物质含量为(23.02±0.70)%的苜蓿混匀制作青贮,以等量蒸馏水替换添加剂的处理作为对照,45天后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苜蓿青贮的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对照组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未知属为优势,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为次优势;木醋液组则以厚壁菌门肠球菌属为优势,以变形菌门肠杆菌科未知属为次优势;甲酸组以蓝藻细菌门链型植物目(Streptophyta)未知科属为优势。与对照组相比,苜蓿青贮中肠球菌属丰度在木醋液组显著提高而在甲酸组显著降低,木醋液和甲酸组均显著降低了肠杆菌科丰度且甲酸组降幅显著高于木醋液组;甲酸组显著提高了细菌群落丰富度指数(Chao1和ACE)但降低了优势度指数(Simpson)。主成分分析表明,苜蓿青贮细菌群落结构与其营养和发酵主要指标可解释苜蓿青贮88.786%的信息,在样品分布上,木醋液组居甲酸组和对照组之间但更趋向于对照组。综上,甲酸和木醋液均改善了苜蓿青贮细菌群落结构,其中甲酸主要是抑制菌群发酵,而木醋液则有助于促进乳酸菌发酵。

    奶牛围产前期钙的稳态和负DCAD日粮的应用
    李岩, 付瑶, 陈勇, 魏政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 (35): 88-9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870  
    摘要 + 353 )   HTML 4 )    PDF ( 1690KB )( 50 )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乃至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对奶牛整个泌乳期的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健康状况都有影响。鉴于围产期奶牛的营养和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奶牛围产前期钙的稳态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负日粮阴阳离子差(dietary cation-anion difference, DCAD)日粮,即阴离子日粮作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在国外牛场获得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文在综合阐述钙的稳态、吸收、释放规律和负DCAD日粮的特征的基础上,对负DCAD日粮的应用提出生产上的建议:在合理的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 DMI)基础上,目前普遍使用负DCAD日粮和高钙水平相结合,设定-100~ -150 meq/kg的DCAD水平,配合0.4%左右的高镁含量和低磷水平,对应尿液应该在pH 5.5~6.5。

    大蒜秸秆饲喂对肉羊增重及羊肉品质的影响
    任艳云, 刘国伟, 张龙平, 高园园, 楚惠民, 李印峰, 张成刚, 谭贺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 (35): 93-9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834  
    摘要 + 1520 )   HTML 1 )    PDF ( 1374KB )( 43 )   

    为研究大蒜秸秆饲喂对小尾寒羊增重及羊肉品质的影响,按照大蒜秸秆添加比例不同,把30只小尾寒羊随机分为试验组1、试验组2和对照组,每组10只,测定了不同饲料营养成分,不同组别小尾寒羊采食量、日增重、肠道疾病发生及羊肉品质等相关指标。与玉米饲料、玉米秸秆对比,大蒜新鲜秸秆的钙和粗纤维含量较高,蒜素含量为17.80 mg/100 g。不同大蒜秸秆饲料添加比例对肉羊增重影响显著,随着添加比例增加对肉羊增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试验组1和试验组2比对照组日增重增加35.29%和17.65%,大蒜秸秆作为粗饲料能够显著提高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粗料中添加大蒜秸秆比例较高(本试验70%)的条件下,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顺-9-油酸、亚油酸含量比对照增加370.58%和60.70%,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肉味氨基酸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增加4.98%、3.82%和1.51%。肉羊养殖中,粗饲料中大蒜秸秆对比常规青贮玉米作为主要成分饲喂,对于小尾寒羊肉羊增重和羊肉品质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动物源富铁功能食品开发研究进展
    郭鎏, 刘栓, 印遇龙, 万丹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 (35): 98-10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048  
    摘要 + 260 )   HTML 1 )    PDF ( 1354KB )( 31 )   

    全球约有1/2的人口正面临着微量营养素摄取不足“隐性饥饿”的问题,学龄前儿童、孕龄女性的缺铁贫血比例更是高达1/3。缺铁会造成机体氧气运输和造血过程受阻、金属酶的合成与功能异常、能量代谢障碍、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提高农副产品中微量营养素,尤其是铁的含量和生物有效性,对解决这一人类营养与健康问题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实践意义。动物源铁主要以血红素铁和铁蛋白形式存在,其生物利用率显著高于植物源铁和常见铁补充剂,是较为理想的补铁源。但大部分动物源食品中的铁含量不高,如何增加动物肉、蛋、奶中铁含量鲜有研究。本文从畜禽体内铁代谢和分布特征出发,对比主要铁源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利用效率,分析影响畜禽产品中铁富集的主要因素,并综述了富铁动物性食品的研发进展和市场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