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论文自我评审


  • 论文自我评审


             为了协助投稿论文的规范性表达,提升其学术质量,降低或消除同行审稿专家的误判可能性,同时增强作者的责任意识,激发学术自省及学术创新。加快审稿速度和提高稿件被接受的几率,编辑部恳请您与通讯作者(或所有合著者)在投稿前按照以下要求对稿件进行再次审查。

        一、规范性

             科研论文的规范性要求是指撰写和提交学术论文时必须遵守的一系列标准和格式。这些要求确保了论文的专业性、可读性和学术严谨性,便于同行评审和学术交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范性要求:

          1. 结构要求:
              标题(Title):应简洁、明确地反映论文的主题(中英文对照)。
              作者(Authors):列出所有参与研究和撰写论文的作者,并注明他们的单位(中英文对照)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需要另写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摘要(Abstract):本刊实行长摘要,摘要要求采用报道式格式编写,写明研究的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并指出应用价值或创新意义(中英文对照)。
              关键词(Keywords):列出不少于5个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关键词(中英文对照)。
              引言(Introduction):介绍研究背景、前人相关研究进展、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或实验部分:详细描述研究的材料、设备、实验设计和过程。
              结果(Results):呈现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通常包括图表和统计分析。
              讨论(Discussion):解释结果的意义,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并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结论(Conclusion):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
              致谢(Acknowledgments):感谢提供帮助的人员和机构。
              参考文献(References):列出文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格式需符合特定的引用风格。对于研究性论文,参考文献应不少于20条;对于综述性论文,参考文献应不少于40条。
          2. 格式要求:
              字体和字号:通常使用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标题小二,正文5号,图、表、参考文献小5号。
              行距和段落间距:通常使用单倍行距,A4页面设置44行*44列。
              页边距:标准页边距上下左右设置为3*2*22厘米)。
              标题和小标题:应有明确的格式区分主标题和次级标题。以此为:1  1.1  1.1.1,最多三级。
              图表和图片:需清晰标注,并在文中适当位置引用。地图应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审图,并取得审图号。
          3. 引用风格:
              参考文献应按照GB/T7714—2015编写。
          4. 伦理要求:
              确保研究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参与者同意、数据隐私和动物实验的伦理审查。
           5. 原创性和版权:
             确保论文内容是原创的,没有侵犯他人的版权。
               避免自我抄袭和重复发表。
          6. 语言和风格:
             使用标准的学术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和非正式表达。
             保持客观和中立的语气,避免主观判断和不必要的推测。
          7. 准确性和完整性: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任何形式的误导或虚假陈述。
            作者在提交论文前,应仔细阅读并遵守本刊指南。违反这些规范性要求可能会导致论文被拒绝或退回。

        二、创新性

           1. 理论创新: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假设或概念,对现有理论进行扩展或修正,或开发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现象。
           2. 方法论创新:开发或引入新的研究方法、技术或工具,改进实验设计,或采用新的数据分析方法来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3. 实证创新:通过实验或观察得到新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提供对已知现象的新见解,或揭示之前未知的现象。
           4. 应用创新:将已有的理论或技术应用于新的领域或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或创造新的应用可能性。
           5. 跨学科创新: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产生新的视角或解决方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6. 技术创新:发明或开发新技术,包括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或软件,这些技术可以带来行业变革或改善人类生活。
           在您撰写的论文中,应该在摘要、引言和讨论部分明确指出其创新点。这不仅有助于读者快速识别论文的独特贡献,也是审稿过程中评估论文价值的重要依据。创新性越强的研究,其学术影响力和引用率往往也越高。因此,学者们通常致力于在其研究领域内提出和验证新的假设,探索未知的领域,以推动知识的边界。

        三、逻辑性和论据

           1. 清晰的结构:论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每个部分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并且相互之间逻辑一致。
           2. 明确的主张:论文应该提出一个或多个清晰的研究主张或假设,这些主张或假设应该在引言部分明确提出,并在后续部分中得到验证和讨论。
           3. 合理的论证:作者应该提供充分的论据来支持其主张,包括理论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结果、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等。论据应该是可靠和有效的,能够经得起批判性的审查。
           4. 逻辑推理:从论据到结论的推导必须遵循逻辑规则,避免逻辑谬误,如因果倒置、过度概括、偷换概念等。
           5. 数据的有效性:实验或观察得到的数据必须是准确和可靠的,采集和分析方法应该是恰当的,并且应该有足够的样本量来支持结论。
           6. 限制和假设的说明:所有的研究都有其局限性,作者应该清楚地说明研究的限制条件和假设,这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
           7. 反驳可能的反对意见:作者应该考虑可能的反对意见或不同的观点,并在讨论部分对其进行反驳或解释,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8. 结论的一致性:论文的结论应该与引言中提出的研究问题和目标保持一致,且与整个论文的论证相吻合。
           9. 文献引用的恰当性:引用的文献应该与研究主题紧密相关,且能够支持研究的论点。
           10. 语言的精确性:使用精确和清晰的语言有助于表达复杂的思想和论证,避免模糊不清或歧义的表达。
    逻辑性和论据的强度直接影响学术论文的说服力和学术贡献。因此,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应该不断地审视和优化逻辑结构和论据的有效性。

        四、论文价值

           1. 原创性(Originality):论文是否提供了新的见解、数据、理论或方法。审稿人会检查论文是否有创新性,并确定其研究结果是否前所未有。
           2. 重要性(Significance):研究问题和结果的重要性如何?论文是否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或者其发现是否有助于推进该领域的知识边界。
           3. 方法论(Methodology):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当、严谨,并且能够有效地支持研究目标。审稿人会仔细评估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准确性。
           4. 结果的可靠性(Reliability of Results):数据是否可靠,分析是否准确。审稿人会关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的潜在偏差或错误。
           5. 结论的有效性(Validity of Conclusions):论文的结论是否由数据和分析合理推导出来,结论是否与研究问题和假设保持一致。
           6. 讨论和解释(Discussion and Interpretation):作者是否充分讨论了研究结果的含义,是否与现有文献进行了恰当的对比,并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7.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作者是否广泛地回顾了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研究。
           8. 写作质量(Quality of Writing):文章是否表达清晰、逻辑严密,并且遵循学术写作的标准。
           9. 可读性(Readability):论文是否易于阅读和理解,包括使用正确的术语和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
           10. 伦理性(Ethical Considerations):研究是否遵循了道德准则,包括参与者同意、数据隐私保护等。
           11. 数据共享和透明度(Data Sharing and Transparency):作者是否愿意共享数据和研究材料,以促进科学的可重复性和透明度。
           12. 研究的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研究是否考虑了长远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
           13. 实际应用和影响(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Impact):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实际应用潜力,以及可能对社会或行业产生的影响。
           14. 参考文献的完整性(Completeness of References):所有引用的文献是否都已经恰当地列出和引用。
           15. 图表和插图的质量(Quality of Figures and Illustrations):图表和插图是否清晰、准确,并且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
    审稿人会根据这些审核点来评估论文的整体质量,并提出接受、修改或拒绝的建议。编辑部在最终决定是否接受论文时,会综合考虑审稿人的意见和论文的潜在价值。

        五、可读性

           1. 清晰的结构:确保论文有一个逻辑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每个部分都应该清楚地表达其主要目的和内容。
           2. 简洁的语言:使用直接和简洁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使用主动语态而非被动语态,这样可以使文本更加生动和直接。
           3. 明确的术语和定义:对于专业术语和概念,提供清晰的定义和解释,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不为广泛读者所熟悉的术语。
           4. 合理的段落长度:避免过长的段落,这可能会使读者难以跟踪主要论点。适当地分段可以帮助突出关键信息,并提高整体的可读性。
           5.有效的标题和小标题:使用标题和小标题来组织内容,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每个部分的主题,并帮助他们导航整个文档。
           6. 图表和视觉辅助:使用图表、图像和示意图来辅助说明复杂的数据或概念。确保所有的视觉元素都有清晰的标签和说明,并且与文本内容紧密相关。
           7. 摘要和总结:提供摘要,概述研究的主要目标、方法和结论。在论文的结尾部分,提供一个总结,重申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意义。
           8. 连贯性:确保整篇论文的思路连贯,各个部分之间有逻辑上的联系。使用过渡句或短语来帮助读者理解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
           9. 避免专业术语的滥用:虽然专业术语是必要的,但过度使用可能会降低非专业读者的理解度。在不影响准确性的情况下,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10. 审稿和校对:在提交前,仔细审稿和校对论文,以消除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不清晰的表达。如果可能,让同行或专业编辑提供反馈。
           11. 考虑目标读者:了解你的目标读者群体,并根据他们的背景知识和兴趣调整你的写作风格和内容深度。
    通过提高学术论文的可读性,作者不仅能够帮助同行专家更快地理解和评价其研究,也能够吸引更广泛的读者,包括非专家和公众,从而扩大研究的影响力。

           六、论文学风

           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保持诚实,不夸大或捏造数据;公开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包括数据来源、分析方法和可能出现的任何潜在冲突或偏见;对研究结果负责,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任何错误或遗漏负责并进行更正;尊重他人的工作,正确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避免抄袭和剽窃;保持客观和中立,不让个人信仰、价值观或外部压力影响研究结论;遵守所有相关的法律、规章和伦理标准,特别是在涉及人类或动物实验时;考虑研究对社会的影响,努力确保研究成果能够用于公共利益,特别是在涉及敏感话题或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领域。

          七、论文重复率自检

            根据国家对期刊质量管理要求,为加强学术不端风险防范,完善学术不端体系建设标准查漏补缺工作,《中国农学通报》已启用知网、万方查重系统检测,要求文章重复率不超过20%,本刊对来稿都会进行论文重复率检测,作者在投稿前也可通过万方等权威数据库进行论文自我查重检测。

            目前万方公司对个人用户提供检测服务,为方便作者自检,避免在不安全渠道查重而造成论文与成果泄漏,作者可自愿使用本站万方检测系统预查重检测。检测链接地址:http://zgnxtb.wanfangtech.net/。万方检测系统预查重检测为第三方检测,如有疑问请作者可与检测方接洽(QQ:800856851)。

       


  • 发布日期:2020-03-22 浏览: 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