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专题

  • 图片丢失啦 玉米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刊载玉米作物的研究报告、试验简报、综合评述、经验交流、应用技术、科技简讯、信息研究及与之有关的生物、绿色食品和环境保护等文章为此专题报道内容,以便读者阅读、下载和订阅(按Email Alert订阅。目前我们已经开通免费Alert服务,用户可按自己的需求免费获取最新目录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玉米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李得孝,郭月霞,员海燕,张 敏,龚小艳,穆 芳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 (6): 153-15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506153  
    摘要 + 6169 )      PDF ( 1197488KB )( 5218 )   
    以玉米幼苗绿叶为试材,研究了6种叶绿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和提取效率及低温冷冻对叶绿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叶绿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基本相似,可以沿用Arnon法的计算公式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室温下,浸提法要优于研磨法,混合液浸提叶绿素比单独用丙酮或乙醇浸提要快,其中丙酮乙醇(水)配伍提取速度较快而稳定,是最佳的叶绿素提取方法。叶片冷冻后快速浸提确实能加速叶绿素提取速度,但叶绿素易受光热破坏,故应注意遮光。
    不同玉米品种性状表现及产量分析
    杨太新 王志伟 陈瑞修 李瑞奇 马文迅
    农学学报    2011, 1 (2): 11-14.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154  
    摘要 + 3685 )      PDF ( 939KB )( 2470 )   

    为筛选适宜定兴县种植的玉米品种,在河北省定兴县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7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性状和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京单28’叶片光合速率最高,综合性状好,单产达10321.5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74025株/hm2,穗粒数395粒,千粒重353.0 g。参试品种中‘京单28’和‘郑单958’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5个品种。‘京单28’和‘郑单958’适宜定兴县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的玉米高产栽培,对提高单产增总产具有重要意义。

    秋覆膜对旱地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 何宝林 郭天文 康恩祥
    农学学报    2011, 1 (8): 9-15.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411  
    摘要 + 3083 )      PDF ( 1322KB )( 1854 )   

    针对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匀、玉米生产中春旱严重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覆膜时期对旱地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秋季覆膜优于顶凌覆膜、春覆膜和播前覆膜,即早覆膜优于晚覆膜。全膜双垄沟秋覆膜增加了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利用率为70.21%,产量为10039.34 kg/hm2,比播前覆膜增产24.81%,水分利用效率30.19 kg/(hm2?mm),比播前覆膜提高15.26%。全膜双垄沟秋覆膜可明显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使玉米的经济性状明显改善,增产增收,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田创建的有效途径。

    优良玉米自交系698-3的选育与应用
    唐海涛,张彪,杨俊品,康继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11): 189-19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0259  
    摘要 + 2997 )      PDF ( 610597KB )( 871 )   
    698-3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集成了高配合力、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组配出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等玉米杂交种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冬梅 张伟 樊修武 黄明镜 黄学芳 刘恩科 池宝亮
    农学学报    2011, 1 (10): 1-5.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549  
    摘要 + 2805 )      PDF ( 1041KB )( 1674 )   

    为充分挖掘旱地玉米生产潜力,找出适宜本地区的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紧凑耐密型品种‘郑单958’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显著大于稀植大穗型品种‘咏丰1号’,分别较‘咏丰1号’增加15.1%、7.8%、6.8%。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随着密度的加大明显增加,但‘郑单958’在密度为7.2万株/hm2、‘咏丰1号’在密度为4.8万株/hm2时,都有较低的生物产量和较高的经济产量,源库关系更加协调。

    黄淮海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品质评价的分析与研究
    库丽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8): 127-13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1322  
    摘要 + 2674 )      PDF ( 482798KB )( 4116 )   
    通过分析2006-2007年黄淮海糯玉米国家区域试验31个参试品种品质评价的基本情况,总结要选育出显著优于或优于对照的糯玉米品种的主攻品质目标是糯性和果皮厚薄;通过分析品质评价鉴定的主要方法、程序和技术,总结科学、客观、公正、准确评价糯玉米品质的经验,并提出改进品质评价的建议。
    不同类型玉米组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振营,何康来,邢珍娟,白树雄,文丽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 (5): 217-21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405217  
    摘要 + 2439 )      PDF ( 1230173KB )( 658 )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是中国玉米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由于不同类型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程度不同,影响玉米螟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同一品种的不同组织器官对玉米螟的存活和发育影响也不相同。笔者在室内研究了高油玉米、糯玉米、甜玉米和普通玉米等的不同组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在不同生育期的组织器官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不同。高油玉米298的心叶组织最适合玉米螟幼虫的存活和生长发育,而心叶期抗螟品种邢抗2号和的心叶不利于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生长和发育。玉米螟幼虫在高油玉米、甜单8号和白糯4号的雄穗上存活率高,幼虫体重较重,而在邢抗2号雄穗上的存活率和幼虫体重最低。甜单8号玉米苞叶总体上比较适合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和发育,而白糯4号和邢抗2号的苞叶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甜单8号、农大108和高油298的花丝适宜玉米螟幼虫生长和发育。而超甜2号和邢抗2号2个品种的花丝对玉米螟幼虫生长和发育有不利影响。超甜2号玉米的穗轴适宜玉米螟生长和发育,玉米螟幼虫在甜单8号和白糯4号穗轴上取食存活率和化蛹率高,但蛹重较轻。邢抗2号穗轴对玉米螟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在邢抗2号和农大108籽粒上取食同特用玉米籽粒上取食的幼虫相比,其幼虫体重显著或极显著低,幼虫发育历期极显著长,说明特用玉米籽粒比普通玉米的籽粒更适合亚洲玉米螟的生长发育。研究结果还表明,在甜玉米、糯玉米等特用玉米中,不同组织器官对亚洲玉米螟有一定程度的抗性,可以通过抗螟品种筛选加以利用。
    玉米一次性分层缓释施肥技术试验研究
    邹忠君 孙艳华
    农学学报    2011, 1 (4): 6-9.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289  
    摘要 + 2413 )      PDF ( 901KB )( 2659 )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进和提高全肥一次性施肥技术,研究玉米应用缓释肥一次性分层基施,在整个生育期不追肥,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利用硫包衣尿素的缓释作用和采用一次性分层基施,满足了玉米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植株长势良好,比常规分期施肥增产12.1%。此方法打破了常规分期施肥的传统模式,减少因表施造成的肥料挥发损失,肥料利用率超过70%,增加了产量,减少了生产环节,达到“省工省时省费用”的目的,可增加纯经济效益约1600元/hm2。

    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7选育及应用
    任志强,杨慧珍,肖建红,卜华虎
    农学学报    2016, 6 (4): 16-19.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5110018  
    摘要 + 2307 )      PDF ( 1066KB )( 796 )   
    为了选育高产、抗旱、抗倒伏、抗病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采用传统育种方法与分子技术结合,利用美国玉米优良种质,以L3115 作母本,以L0367 作父本选育出‘晋单77 号’玉米杂交种,2010 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单77 号’具有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的优点,淀粉含量74.45%,属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1400 kg/hm2。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技术简便,产量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生产中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带动总产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开发应用前景乐 观。
    转Bt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评价
    何康来,王振营,文丽萍,白树雄,周大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 (6): 240-24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406240  
    摘要 + 2205 )      PDF ( 1172034KB )( 731 )   
    转Bt基因抗虫玉米为诺华公司含Bt11转化系的杂交种NX4777,能全株表达Cry1Ab杀虫蛋白,以其非转基因受体玉米品种NX4906为对照。在玉米生长至心叶中期(50~60cm高)、抽雄前期和抽丝散粉期分别进行人工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初孵幼虫40~60头。以食叶级别、存活幼虫数、蛀孔数、隧道长度和雌穗被害级别等,分别作为评价玉米心叶期和穗期的抗性标准。结果表明,Bt玉米食叶级别仅为1级,显著低于对照的7级。Bt玉米平均每株存活幼虫0.04~0.20头、蛀孔0.11~0.15个、隧道长度0.13~0.41cm,雌穗被害级别为0,植株折茎率为0,而对照玉米平均每株存活幼虫6.19~12.41头、蛀孔4.48~7.05个、隧道长度12.41~24.09cm,雌穗被害级别为5.9,植株折茎率高达73.6%~95.5%。室内生测结果亦表明,取食Bt玉米心叶、雄穗的初孵幼虫3d全部死亡,取食花丝7d死亡率达到99%,相比之下取食常规玉米的存活率在88.7%以上。表明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Bt对亚洲玉米螟具有很高的抗虫性,能够保护玉米全生育期免受玉米螟的危害。
    根癌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高武军,卢龙斗,魏开发,孙富丛,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 (6): 26-2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40626  
    摘要 + 2166 )      PDF ( 1177425KB )( 607 )   
    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基因转化中包括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及其附加物、共培养温度、信号分子与vir基因的活化的几个关键因素研究进展作了论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小为1~2mm的幼胚是较为理想的转化外植体,在外植体培养基本培养基一般多选用MS和N6,在基本培养基上附加有机氮和氨基酸、金属离子均有利于转化效率的提高。转化中的共培养温度一般在200C~250C之间。研究认为根癌农杆菌转化禾本科植物的困难在于禾本科植物缺乏酚类物质,难以诱导Vir基因活化表达,因此在转化中多采用加入外源的酚类物质如乙酰丁香酮来提高玉米转化的成功率。
    基于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的青贮玉米—京科青贮516的利用模式研究
    杨海涛 田东祥 赵久然 李瑞媛 魏有胜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21): 152-15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9-1192  
    摘要 + 2160 )      PDF ( 495340KB )( 981 )   

    青贮玉米有整株青贮和粮饲兼用两种主要利用方式,一些通过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具有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均较高的特点,而实现经济效益最优最终决定青贮玉米的推广和应用价值。以京科青贮516和农大108两个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乳熟期整株产量、完熟期子粒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差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关的分析与研究,综合比较,整株青贮经济效益要高于收获子粒,京科青贮516在60000株/hm2密度乳熟期生物产量、成熟期子粒产量均最高,不同收获期的所有组合中经济效益居第1位和第2位,乳熟期效益为7113.9元/hm2,完熟期效益为6947.7元/hm2,对乳熟期和完熟期的经济效益值进行成对数据t测验,t=1.775,t0.05=2.571,t

    郑单22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张明友,张 新,王振华,张前进,王金召,马巧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 (10): 166-16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510166  
    摘要 + 2155 )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22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郑单22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群体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达到一定种植密度后而下降,产量随密度加大而增加,结果表明,郑单2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凤启,丁勇,张君,赵霞,马智艳,赵发欣,唐保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 (35): 12-1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6100047  
    摘要 + 2131 )     
    为了阐述不同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对密度响应,以目前生产上广泛种植的6个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伟科702’、‘浚单20’、‘金海5号’、‘利民33’)为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60000、90000、112500、127500株/hm2)下不同品种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6个品种棒三叶面积及茎粗系数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但减小幅度在不同品种或不同叶位存在差异。产量构成因素如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4个种植密度中,‘金海5号’、‘伟科702’、‘郑单958’在密度为90000株/hm2时产量为最高;其他3个品种随密度增加,产量降低。回归分析发现在10个已知影响玉米产量因素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行粒数。此结果为玉米品种选育和生产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国审玉米新品种‘MC278’的选育、不同生态区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王晓光, 瞿文洁, 刘春阁, 吴鹏, 王荣焕, 冯培煜, 陕红, 史桂清, 冷燕, 成广雷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 (15): 17-2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752  
    摘要 + 2089 )   HTML 8 )    PDF ( 1068KB )( 64 )   

    针对不同生态区水热资源紧缺,风灾倒伏频发、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以‘京X005’为母本、‘京27’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成玉米新品种‘MC278’。该品种在吉林、河北等地接种表明,对小斑病、弯孢病、矮花叶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的抗性较强,易感染大斑病,中抗吉林地区玉米螟。在北京、内蒙等地不同年度的区试中,‘MC278’籽粒产量显著高于‘郑单958’(CK),产量最高达16166 kg/hm2,平均产量增幅达8.3%;‘MC278’的粗蛋白质、粗淀粉、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郑单958’。2019年河北、山西、内蒙等地生产中,产量均高于12804 kg/hm2,产量最高达14283 kg/hm2;‘MC278’配套适宜播期、密度、水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及收获技术。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190030),种植区域包括安徽、山西、山东等15个省级区域。

    极早熟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的初步研究
    谭福忠,韩翠波,邹双利,刘振江,籍依安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7): 161-16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6052  
    摘要 + 2088 )      PDF ( 833503KB )( 879 )   
    采用裂区设计方式,对5个极早熟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及脱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生理成熟时的籽粒含水率存在显著差异,变化幅度为35.61%~42.17%;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变化幅度为15.49%~28.50%。抽丝后35d至生理成熟前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品种间差异显著,变化范围为0.5296%/d~0.9007%/d;生理成熟后至收获期籽粒的平均脱水速率品种间差异显著,变化范围为0.4246%/d~0.5935%/d。出苗至抽丝的天数、株高、灌浆期绿叶数、单穗产量等性状与籽粒含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穗长和穗粗等性状对脱水速率有显著影响。另外试验条件下相对湿度对生理成熟后部分品种的脱水速率影响显著。
    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b的克隆与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范亚丽, ,阮 颖,李 进, ,杜培粉, ,姚远颋, ,刘春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4): 72-7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5538  
    摘要 + 2079 )      PDF ( 491119KB )( 1104 )   
    【研究目的】克隆玉米分支酶基因SBEⅡb并构建该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CASBEⅡb。【研究方法】从糯玉米(Waxy corn)新鲜胚乳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方法克隆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b的全长cDNA。【结果】克隆得到了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b的全长cDNA,用BLAST软件作同源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报道的序列具有99%的同源性,全长2719bp,编码799个氨基酸。【结论】将该基因连接到携带GUS报告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3中,并通过了GUS活性检测,说明已成功构建了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b的过表达载体pCASBEⅡb。
    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毒力测定
    李世广,胡 娟,李利华,黄衍章,林华峰,沈宗海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 (11): 309-30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711309  
    摘要 + 2017 )      PDF ( 110948KB )( 481 )   
    用3种低毒农药对生活在稻谷中的玉米象和赤拟谷盗2种储粮害虫用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1.8%阿维菌素乳油(EC)、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48%毒死蜱乳油(EC)对玉米象的致死中剂量(LD50)分别为0.01mg/kg、0.07mg/kg、4.65mg/kg,而对赤拟谷盗的LD50分别为0.08mg/kg、0.50mg/kg、5.89mg/kg;(2)在相同剂量下,3种药剂中以1.8%阿维菌素EC对2种害虫的毒杀速度最快;(3)玉米象比赤拟谷盗对这3种药剂更敏感。建议采用1.8%阿维菌素EC、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48%毒死蜱EC防治玉米象的使用剂量分别为0.05mg/kg、0.80mg/kg和2.0mg/kg,而防治赤拟谷盗则分别为0.05mg/kg、0.80mg/kg和8.0mg/kg。
    刈割时间对青贮玉米秸秆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余汝华,莫 放,赵丽华,张晓明,王维谦,马 红,赵建营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6): 10-1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60610  
    摘要 + 1941 )      PDF ( 150955KB )( 792 )   
    国外较多的研究是从整株玉米青贮的角度研究不同品种和收获成熟期对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而国内对青玉米秸秆青贮的研究报道多涉及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为此试验选用收刈时间(生长期)为92、94、96、98、100、102和104d的高油115玉米青秸秆调制青贮饲料,研究玉米秸秆收刈时间对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刈时间明显影响青贮饲料的氨态氮、CP和NDF含量,尤其是明显影响青贮饲料的有机物体外降解率,收刈时间对青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乳酸、丁酸含量和ADF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
    晋南盆地夏播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
    亢秀丽 靖 华 王裕智 刘建华 马爱平 崔欢虎
    农学学报    2011, 1 (xb1): 1-4.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137  
    摘要 + 1941 )      PDF ( 1110KB )( 1389 )   

    为明确郑单958玉米品种在晋南盆地夏播的合理种植密度,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效能,在山西临汾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伏雨正常年型条件下,籽粒产量、千粒重、穗长、穗粗和单穗重在不同种植密度间存在差异,而出粒率、穗行数和收获指数不存在差异;种植密度对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序列为单穗重>籽粒产量>千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出粒率>收获指数;穗长、穗粗和穗轴重对单穗重(籽粒)的贡献大小为:穗长>穗粗>穗轴重。晋南盆地夏播玉米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其籽粒产量是随干物质积累的增加而协同提高,对收获指数性状影响较小。该项研究为晋南盆地夏播玉米增加种植密度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