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专题

  • 图片丢失啦 园艺

    以《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刊载的有关果树、蔬菜、观赏植物、茶、药用植物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题文献综述、问题与讨论、新技术、新品种、研究动态、生产实践报告以及与园艺学科有关的技术信息为内容组成本专题,以便读者阅读、下载和订阅(按Email Alert订阅。目前我们已经开通免费Alert服务,用户可按自己的需求免费获取最新目录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艳山姜茎叶渣覆盖对冬种莴苣田杂草、土壤及生长的影响
    胡连清, 刘雯雯, 陈雨薇, 冯瑞章, 周万海, 魏琴, 陈露, 赵鑫, 赵善梅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103-10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69  
    摘要 + 33 )   HTML 3 )    PDF ( 1248KB )( 5 )   

    为筛选适合应用于杂草控制及莴苣生长最适叶渣覆盖量,以富含化感物质的艳山姜修剪茎叶为材料,根据覆盖栽培理论和化感作用控草原理,通过在莴苣田行间覆盖不同量艳山姜茎叶渣,评价田间杂草、莴苣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艳山姜茎叶渣覆盖量的增加,其对莴苣田杂草的抑制效果增强。其中,与对照组相比,用1200 g/m2艳山姜茎叶渣覆盖处理后,莴苣田间杂草的种类、数量和多样性降低,杂草生物量(鲜重、干重)分别降低了87.93%、90.54%。同时,莴苣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单株平均鲜重最高,品质最优。此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增高。当覆盖量大于1600 g/m2时,土壤理化性状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莴苣生长受到抑制,但品质总体有提升。总体而言,在四川宜宾地区冬春莴苣生产中,使用1200 g/m2的艳山姜茎叶渣覆盖处理能够最有效地抑制田间杂草生长、改善土壤环境并促进莴苣生长发育。

    移栽期对辣椒产量、光合特性及气象因子的响应
    陈芳, 刘宇鹏, 曾晓珊, 于飞, 胡家敏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109-11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066  
    摘要 + 31 )   HTML 3 )    PDF ( 1354KB )( 6 )   

    为探索不同移栽期对贵州辣椒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贵州主栽品种‘辣研一号’、‘遵义朝天椒’、‘线椒269’为试材,设置7个移栽期,比较不同移栽期辣椒产量结构差异,并分析温度和降水与辣椒生育期进程、光合特性指标、产量构成和品质指标等的关系。在贵州地区,辣椒生长阶段平均气温对产量影响最大,各生育阶段持续天数与气象因子有关。适时早播能延长辣椒的生育天数,增加辣椒开花后的日较差,提升净光合速率,温度和降水主要通过影响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维生素C、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等指标影响产量和品质。辣椒产量随着移栽期推迟表现出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适时的早播有利于辣椒增产。

    激素配比对甘薯组织培养及试管苗移栽后生长的影响
    刘克星, 颜仕闻, 崔栋, 周龙昊, 徐冰洁, 史春余, 孔祥玉, 李丛, 柳洪鹃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12-1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02  
    摘要 + 40 )   HTML 1 )    PDF ( 1272KB )( 17 )   

    研究植物外源激素6-BA和NAA不同配比对甘薯愈伤分化、继代扩繁、试管苗移栽后生长的影响,建立高效的甘薯茎尖离体脱毒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以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甘薯品种‘烟薯25’、‘普薯32’、‘龙薯9号’和‘商薯19’为试验材料,在MS培养基中添加6个不同浓度配比的6-BA、NAA,配制愈伤分化培养基和继代扩繁培养基。探讨茎尖组织愈伤率、成苗率、愈伤组织直径、叶片数,同时调查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叶片数量、株高、基部茎粗等的差异,研究组培苗愈伤分化、继代扩繁和移栽后生长的最佳配方。‘烟薯25’和‘普薯32’的愈伤分化成苗率在A4处理(1.5 mg/L 6-BA+ 0.2 mg/L NAA)下最高,‘龙薯9号’和‘商薯19’愈伤分化成苗率在A3处理(1.5 mg/L 6-BA+ 0.1 mg/L NAA)下最高;‘烟薯25’在B4处理(0.5 mg/L 6-BA+ 0.4 mg/L NAA)下继代扩繁培养长势较好,移栽后成活率高、生长快,‘普薯32’、‘龙薯9号’和‘商薯19’在B3处理(0.5 mg/L 6-BA+ 0.2 mg/L NAA)下继代扩繁培养长势较好、移栽后成活率最高、生长快。在甘薯茎尖组织愈伤分化、继代扩繁过程中,不同甘薯品种适宜的6-BA、NAA配比存在显著差异,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品种特性。

    自然高温干旱下7个香椿无性系的叶片解剖结构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闫彩霞, 苗婷婷, 刘俊龙, 吴中能, 麻文俊, 曹志华, 孙慧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17-2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29  
    摘要 + 36 )   HTML 1 )    PDF ( 1869KB )( 3 )   

    揭示不同香椿无性系在自然高温干旱胁迫下的叶片解剖特征和光合生理响应机制,为香椿栽培和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以‘XC34-2’、‘XC12-10’、‘XC9-9’、‘XC18-4’、‘XC6-6’等5个香椿无性系2年生截干苗为研究对象,以‘黑油椿’、‘红油椿’2个乡土品种为对照,测定自然高温干旱胁迫下香椿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所有指标在无性系间的差异。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的中脉比‘黑油椿’、‘红油椿’薄,除海绵组织外,其他各项解剖结构均比‘黑油椿’、‘红油椿’厚,其中‘XC18-4’的叶片最厚,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最发达,角质层最厚的‘XC34-2’(2.01 μm)是角质层最薄的‘红油椿’的1.63倍。7个无性系在相同的干热环境中受到的光抑制程度存在极显著差异,Fv/Fm为0.67~0.79。高温干旱胁迫影响香椿无性系PS Ⅱ吸收的激发能的能量分配,‘XC34-2’的Y()更高,Y(NO)、Y(NPQ)均较低,‘红油椿’大致与之相反。此外,不同的无性系在高温干旱环境中采取了不同的光保护策略,‘XC9-9’和‘XC18-4’的过剩激发能主要由关闭态的PS Ⅱ反应中心贡献,同时过剩的激发能量转向调节性能量耗散以Y(NPQ)为主,而‘红油椿’和‘XC6-6’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在未做功的能量中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根据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角质层厚度、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和栅栏组织厚度4个典型指标。平均隶属函数结果显示,5个无性系的耐高温干旱能力均强于2个乡土品种,其中,‘XC18-4’具有较强的抵御干热灼伤、水分调节以及光能吸收、转化和利用能力,隶属函数平均分最高(0.929),根据5级评分法划分为高抗无性系;‘XC34-2’(0.742)次之,属于抗高温干旱无性系,‘红油椿’(0.219)最差,为干热较敏感型无性系。

    铵态氮与硝态氮不同配比对苣荬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芳玲, 王倡宪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29-3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37  
    摘要 + 34 )   HTML 3 )    PDF ( 1241KB )( 3 )   

    为明确NH4+-N与NO3--N不同配比对苣荬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蛭石为栽培基质,在供氮总浓度为15 mmol/L的条件下,设置5个NH4+-N与NO3--N配比(100/0、75/25、50/50、25/75、0/100),出苗40 d后收获,测定产量及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苣荬菜喜硝,其产量随NO3--N含量增加而增加,全NH4+-N处理产量最低;同时,50/50处理与25/75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前者的叶面积、地上部全氮含量、地上部全磷含量分别是后者的1.21、1.15、1.47倍。此外,50/50处理硝酸盐含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是25/75处理的2.23、1.12倍,适当配合NH4+-N可使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至生食水平,并使叶绿素含量提高。研究认为,50/50处理可获得较好的产量与品质。

    生物有机肥配施下化肥减施对黑塌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翟彩娇, 程玉静, 仇亮, 王小秋, 葛礼姣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35-4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79  
    摘要 + 32 )   HTML 1 )    PDF ( 1292KB )( 6 )   

    为探明化肥减量与生物有机肥配施对黑塌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2种肥料类型(F1,N-P2O5-K2O=15-15-15;F2,N-P2O5-K2O=26-9-9)和7种施肥方式(N1,纯复合肥525 kg/hm2;N2,F减施10%+生物有机肥400 kg/hm2;N3,F减施10%+生物有机肥600 kg/hm2;N4,F减施10%+生物有机肥750 kg/hm2;N5,F减施20%+生物有机肥400 kg/hm2;N6,F减施20%+生物有机肥600 kg/hm2;N7,F减施20%+生物有机肥750 kg/hm2),另设不施肥(CK)为空白对照。按肥料类型和施肥方式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测定黑塌菜的产量构成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肥料类型与施肥方式的交互作用对黑塌菜大多数农艺性状和单株重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不同肥料类型处理下,黑塌菜的叶柄长、叶柄宽、叶片重、叶柄重和单株重均表现为F2>F1,且2种处理的单株重之间差异显著(P<0.05),F2减量与生物有机肥配施更有利于黑塌菜的生长和产量的增加;在F1和F2处理下,黑塌菜的单株重均与开展度、叶片重和叶柄重极显著相关,与叶柄厚不相关;与N1相比,在化肥减施10%和20%与适量的生物有机肥配施时不会对黑塌菜的生长产生影响,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生长,单株重的增幅可达15.24%。(2)与N1相比,在化肥减施10%和20%与适量的生物有机物配施时不会对黑塌菜可食部分的矿质元素含量产生影响,并有利于矿质元素的积累,但当肥料减量施用过多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P、Mg、K、Ca等元素的活化能力会不同程度的降低。(3)肥料类型对黑塌菜硝态氮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肥料类型与施肥方式的交互作用对黑塌菜的粗纤维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化肥减量与生物有机肥的合理配施能够提高黑塌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不同肥料处理下,黑塌菜的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水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F1>F2,粗纤维含量、全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均表现为F2>F1,且2种处理之间的维生素C含量和水溶性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F1减量与生物有机肥配施更有利于提升黑塌菜品质。化肥减量与生物有机肥的合理配施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黑塌菜的生长、增加产量,而且能提升其品质。综合产量和品质因素,F1N6和F2N6可作为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施肥方式。

    “3414”配方施肥对魔芋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覃剑锋, 孟延, 段龙飞, 蔡阳光, 郭邦利, 沈川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44-4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57  
    摘要 + 36 )   HTML 1 )    PDF ( 1299KB )( 6 )   

    探究氮磷钾配施对陕南地区魔芋生长的影响,为魔芋提供科学施肥参考依据。以‘安魔128’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施肥方案研究不同水平的氮磷钾配施条件下魔芋出苗率、发病率、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氮肥、磷肥、钾肥的偏生产力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且肥料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均表现为P>K>N。综合各项指标来看,N1P1K2处理,即127.5 kg/hm2 N+ 54 kg/hm2 P2O5+ 135 kg/hm2 K2O的施肥配比较为理想,最为适合在当地推广。

    不同品种小果型西瓜的品质综合评价
    刘璐, 许文钊, 王林闯, 尹莲, 张雪莲, 罗德旭, 孙玉东, 赵建锋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50-5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41  
    摘要 + 29 )   HTML 1 )    PDF ( 1391KB )( 2 )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设施栽培条件下的精良小果型西瓜品种,对春季设施条件下10个不同品种小果型西瓜进行品质分析和综合评价。依据品鉴标准由品鉴人员品尝后对西瓜打分,依次对西瓜的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品及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及记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包含品鉴得分在内的18项指标进行分析,获得10个西瓜品种的综合得分及最终排名。从品鉴结果看,‘苏梦107-446’的评分最高,表现最好;从西瓜果实经济性状方面比较,‘苏梦108-020’的单瓜重和横径最大,‘早春红玉’的果实纵径、果皮厚度和果形指数表现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内在品质中可溶固形物方面,‘苏梦107-446’的中心和边际可溶固形物含量最大;其他内在品质指标方面,‘早春红玉’的蔗糖含量最高,‘苏梦111-034’的柠檬酸含量最高,‘苏梦107-409’的莽草酸含量最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8项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取5个主成分,5项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9.7%,能够解释89.7%的原始数据信息。10个供试小果型西瓜的品质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为‘苏梦107-409’、‘苏梦111-032’、‘苏梦111-034’、‘苏梦108-020’、‘早春红玉’、‘苏梦107-446’、‘苏梦7号’、‘苏梦10号’、‘苏梦107-462’和‘苏梦108-019’。

    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枣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刘巧玲, 盛玮, 罗青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58-6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64  
    摘要 + 43 )   HTML 7 )    PDF ( 1230KB )( 8 )   

    本研究利用新疆大果沙枣果实外观指标和有效营养成分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新疆大果沙枣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果沙枣果实外观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为‘红铃’(3#)>‘红玉’(8#)>‘金莎’(2#)>‘金皇后2’(26#)>‘巴楚1’(5#)>‘金皇后’(6#)>‘白沙甜’(7#)>‘雅丰’(1#)>‘红铃2’(33#),3#、8#和2#表现优良,可重点进行繁育推广及开发利用。根据聚类分析,将9个品种的大果沙枣分为3类;第1类为3#品种,主要特征为固酸比、单宁和总酚高,蛋白质、粗纤维低,可用作制作糕点及高档果汁、饮料等;第2类为2#和8#品种,主要特征为可食率高,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高,单宁和总酚也高于均值,可用作深加工,提取其有效功能性营养成分,用于保健、医疗等;其余品种均属于第3类,各项指标较为平均,果实可鲜食及加工,也可用作生态林等。

    川东北丘陵区桑园套种羊肚菌的模式构建、技术集成与示范效果
    谭伟, 叶雷, 李小林, 唐杰, 周洁, 闫世杰, 张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63-6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20  
    摘要 + 27 )   HTML 2 )    PDF ( 2292KB )( 3 )   

    针对桑园土地冬季闲置问题,基于《耕作学》理论技术,将羊肚菌大田栽培技术与桑树规范栽培技术有机融合,利用桑树宽行土地栽培羊肚菌,构建冬季闲置宽行地栽培羊肚菌的川东北丘陵区桑园套种羊肚菌模式。研究集成了桑园“中平棚套小拱棚,平棚遮阳、拱棚提温保湿,宽行冬闲地种菌”的川东北丘陵区桑园套种羊肚菌技术,丰富了耕作学和羊肚菌栽培学内容。连续3年桑园套种羊肚菌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鲜羊肚菌每年单产平均为0.23 kg/m2,桑园每年新增栽培利润平均为14.55元/m2,该技术可高效提升桑园综合效益。

    水肥耦合对香蕉和番木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周陈平, 林伟, 杨敏, 邝瑞彬, 吴夏明, 郭金菊, 黄炳雄, 魏岳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68-7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32  
    摘要 + 29 )   HTML 3 )    PDF ( 1818KB )( 5 )   

    分析不同氮、磷、钾含量配比与基质相对含水率的耦合对香蕉和番木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节约型精准化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以‘巴西蕉’和‘紫晖’番木瓜假植苗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4个水平氮、磷、钾含量配比和3个水平基质相对含水率的交互组合,共12个处理(T1~T12),以传统水肥处理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的香蕉和番木瓜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片SPAD值、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及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平均直径、根尖数等生长形态指标,并对地上部生长指标进行PCA综合评价。在香蕉幼苗试验中,T6处理对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及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平均直径影响最大,T1处理的茎粗最大,T1、T5和T6处理叶片数最多,均为7.60片,T5处理的叶片SPAD值最高,T7处理的根尖数最多,地上部生长指标PCA综合评价得分为T6> T5> T1> T2> T10> T3> T9> T7> T11> T12> T4> T8> CK。在番木瓜幼苗试验中,T10处理对株高、叶面积、叶片数、地上部干重影响最明显,T9处理的叶片数、地上部干重与T10处理一致,并显著增加根系总长度、表面积、根尖数,T11处理的叶片SPAD值最高,T2处理的根系平均直径最大,地上部生长指标PCA综合评价得分为T10> T9> T1> T11> T6> T3> T2> T5> T7> CK> T12> T8> T4。培育香蕉和番木瓜幼苗的最佳氮、磷、钾含量配比均为20:10:20,最佳基质相对含水率分别为80%和70%。

    阜阳地区6种杂薰衣草的引种栽培
    夏菲, 李慧, 白红彤, 石雷, 李奕浓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76-8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26  
    摘要 + 39 )   HTML 1 )    PDF ( 1296KB )( 3 )   

    为探讨杂薰衣草在阜阳地区的生态适应性与应用潜质,以6种杂薰衣草引种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栽植第3年对株高、冠幅、花枝数等生长指标,叶色、花色、花期等观赏指标,精油含量、成分、产量等经济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阜阳地区各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其中‘Mentha’株高最高,达81.30 cm;‘Sumian’冠幅最大,达114.25 cm;‘Nizza’花量最大,干重达252.63 g/株;‘Arabian Nights’花萼、花冠颜色深,花期最早,观赏期最长。经济指标检测显示,‘Arabian Nights’精油提取率最高,达5.34%;‘Nizza’精油产量最高,达9.22 g/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显示,‘Nizza’精油成分中芳樟醇、乙酸芳樟酯含量较高,品质显著优于其他品种。综上,在阜阳地区,‘Arabian Nights’最适宜用于观赏栽培,‘Nizza’最适宜用于精油提取栽培。

    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对番茄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郑剑超, 李明, 董飞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9): 48-5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67  
    摘要 + 41 )   HTML 6 )    PDF ( 1137KB )( 11 )   

    通过研究不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菌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菌肥的可行性和设施番茄种植中减肥增效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置6个处理,CK:空白对照(不施肥);CF:单施化肥;RF1:化肥减施20%配施有机肥20%;RF2:化肥减施40%配施有机肥40%;RFM1:化肥减施20%配施有机肥20%+菌肥;RFM2:化肥减施40%配施有机肥40%+菌肥。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菌肥番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提高了53.05%~134.15%,放线菌数量提高13.94%~26.55%,真菌数量降低了20.32%~37.92%,并随有机肥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化肥减量增加菌肥能有效提高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真菌的值。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菌剂提高了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且随有机肥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减施化肥处理对应增加菌肥处理显著减少了番茄有机酸含量,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Vc和番茄红素含量。RF1、RF2、RFM1和RFM2产量较CF增产4.40%、-6.55%、8.13%和0.81%。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产量以RFM1较高。综上所述,化肥减量增加有机肥和菌肥能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数量,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酶活性,促进植株生长发育,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酶活性、产量、品质的综合考虑,设施番茄栽培减少20%的化肥用量配施有机肥和菌肥更适宜。

    不同磷水平设施菜田上结球生菜的适宜施磷量推荐研究
    刘瑜, 闫实, 赵凯丽, 于跃跃, 韩宝, 张静, 郭宁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9): 55-5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74  
    摘要 + 34 )   HTML 4 )    PDF ( 986KB )( 4 )   

    以结球生菜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高中低3种磷水平设施菜田上,不同施磷量对产量、品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为36.54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中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 54.91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硝酸盐含量较低,维生素C含量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低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 91.35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硝酸盐含量降低。土壤磷含量和施磷量增加,均会造成磷肥农学效率降低。因此,高磷菜田上不施磷肥或少施磷肥,中磷菜田配施中水平磷肥,低磷菜田配施高水平磷肥是提高结球生菜产量、品质和磷肥农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海藻酸肥对草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范珊珊, 陈娟, 吴长春, 王睿, 张新刚, 陈小慧, 高飞, 吴文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9): 60-6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465  
    摘要 + 37 )   HTML 1 )    PDF ( 1062KB )( 15 )   

    为筛选出适用于京郊草莓生产的海藻酸肥,以‘红颜’草莓为供试材料,选择市场关注度较高的4种海藻酸肥产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海藻酸肥对草莓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藻酸肥处理均可促进草莓植株的生长,以海藻精海藻酸肥处理(T2)的株高和叶柄长效果最好,与清水对照处理(CK)相比,128号棚株高显著增长32.0%,234号棚叶柄长显著增长25.71%。海藻酸肥可以通过提高果个数提高草莓产量,与CK处理相比,128号棚T2处理产量显著增加18.47%,234号棚T3处理显著增加23.36%,各海藻酸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海藻酸肥可以提高草莓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和硝酸盐含量。研究认为,海藻酸肥可以促进草莓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以T2处理施肥效果最佳。

    ‘脆蜜金柑’不同批次果实膨大规律及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析
    吴炫柯, 黄维, 何正令, 郑红, 陈一新, 姚裕群
    农学学报    2024, 14 (3): 63-67.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3-0062  
    摘要 + 28 )   HTML 3 )    PDF ( 1212KB )( 16 )   

    探讨‘脆蜜金柑’不同批次果实的膨大规律及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动态变化,以广西融安县‘脆蜜金柑’为试验材料,在其不同批次果实的膨大期测定果实横径和纵径,在成熟期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在‘脆蜜金柑’果实膨大阶段,第1、2批次果实容易形成大果,第3批次果实则较小。在果实成熟初期,第2批次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中后期以第3批次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表明第1、2批次果实膨大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形成大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较高,且市场上售价高,在生产上应采取相应措施保住第1、第2批次果实,达到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目的。

    文成糯米山药的氧化酶含量分析
    孙彩霞, 刘玉红, 夏其乐, 徐明飞, 郑蔚然
    农学学报    2024, 14 (3): 68-72.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3-0105  
    摘要 + 23 )   HTML 1 )    PDF ( 1708KB )( 12 )   

    为了了解文成糯米山药本底氧化酶含量,促进采后加工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以文成县7个糯米山药规模主体样品为研究对象,开展2年的跟踪分析,获得糯米山药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酶含量的定量数据。结果表明,糯米山药本底的氧化酶含量受年份、生产基地的影响显著,不同食用部位的氧化酶本底含量分别为:SOD 69.15~163.71 U/g、POD 112.34~363.75 U/g、PPO 123.84~195.18 U/g。糯米山药的氧化酶含量和褐变程度为:中部>底部>上部。研究结果为糯米山药的采后贮藏和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皂荚枝条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陈思, 韩丽君, 郝向春, 周帅, 张峻尘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8): 12-2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67  
    摘要 + 67 )   HTML 2 )    PDF ( 1714KB )( 19 )   

    通过对皂荚不同无性系枝条抗寒能力差异进行分析,为皂荚抗寒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11个皂荚无性系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其在不同低温条件下(5℃、0℃、-5℃、-10℃、-15℃、-20℃、-25℃ )的相对电导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测定不同抗寒能力的皂荚无性系枝条组织解剖结构、反射光谱及MDA、SOD含量,并探讨无性系间抗寒性差异的原因。皂荚枝条相对电导率对低温的响应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上升趋势,但部分无性系呈“升-降-升”的趋势;抗寒性较强的无性系特点是枝条的木质部在枝横截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大,皮层和韧皮部所占比例较小,NDVI、ARI2、SIPI、CRI2参数较高,MDA含量低而SOD酶活性高。11个供试皂荚无性系枝条抗寒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羊角皂’>‘LKHD5’>‘北山底’>‘帅荚三号’>‘牛家峪’>‘302’>‘河林一号’>‘涧头村’>‘西贾二号’>‘LKHD4’>‘LKSD’。

    不同基质对红海榄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贾湘璐, 欧阳子龙, 刘佳哲, 樊东函, 滕维超, 刘秀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8): 21-2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65  
    摘要 + 64 )   HTML 4 )    PDF ( 1349KB )( 24 )   

    本研究为筛选出适宜红海榄幼苗生长的基质,提高栽培效率和幼苗的环境适应能力。本研究设置沙、沙:泥(7:3)、沙:泥(3:7)、泥4种不同基质配比,测定红海榄幼苗在不同基质配比条件下的生长指标、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沙:泥(7:3)处理的红海榄幼苗具有较高的生长指标、根系指标、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能力,有利于生长发育。随着泥比例增加,红海榄幼苗各项生长生理指标均下降。沙的养分含量较泥低,生长后期应密切注重养分的需求程度,及时补充养分输入。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显示,沙:泥(7:3)基质处理是红海榄的最佳育苗基质。

    冬青属常用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程功, 章建红, 袁虎威, 郑炳松, 闫道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8): 30-3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18  
    摘要 + 54 )   HTML 4 )    PDF ( 1245KB )( 9 )   

    冬青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普遍含有三萜、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在临床上有降血脂、心脑血管保护、抗菌消炎等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于冬青属药用植物价值的发掘,有力地推动了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常用冬青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有关研究,提出有必要深入研究冬青属药用植物的药理,筛选出更多的活性物质并深入发掘其在临床治疗上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