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图/表

  • 图/表 详细信息
    文山州12个常规籼稻品种的适应性评价与筛选
    李建, 王定开, 熊建云, 王天明, 魏康碧, 王文鑫, 魏冬梅, 李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 (12): 9-18.   DOI: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432
    摘要 +   (33)   HTML (3PDF (1357KB) (18)    
    为筛选适宜在文山州地区种植的优质常规籼稻品种,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以云南省9家育种单位选育的12个常规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品质及产量等18个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12个水稻品种均能在当地正常成熟。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文稻33号’、‘南晶香占’和‘三斗16号’。12个品种平均产量为8619.52 kg/hm2,其中产量最高的为‘红稻12号’(9653.5 kg/hm2)、‘中科晶毫’(9501.4 kg/hm2)和‘彩禾17号’(9312.8 kg/hm2),比CK分别增产13.37%、11.58%和9.37%。米质测定中表现最好的品种是‘文稻33号’,其米质达国优1级标准。相关性分析表明,穗实粒数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穗长与直粒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垩白率、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直粒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4个主要指标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956%,基本反映了12个品种原始数据所携带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分析,‘红稻12号’、‘三斗16号’、‘金籼168’和‘文稻33号’的综合表现较为突出,‘红稻12号’可作为高产稳产品种、‘三斗16号’和‘金籼168’可作为优质品种、‘文稻33号’可作为优质高产品种在文山州种植。研究结果为文山州优质常规籼稻的品种选育及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品种名称 出糙率/% 整精米率/% 垩白度/% 直链淀粉/% 胶稠度/mm 碱消值/级 部标等级
    八宝谷19号 80.4 69.5 2.7 16.5 60 6.8 优2
    金籼168 79.6 68.5 3.5 16.5 58 7.0 优3
    文稻32号 79.8 66.0 10.4 15.3 70 7.0 普通
    文稻33号 80.8 70.1 0.9 15.6 68 7.0 优1
    红稻12号 81.1 71.7 0.6 18.6 42 6.8 普通
    中科晶毫 79.6 61.2 1.0 16.0 53 6.6 优3
    三斗16号 80.4 68.4 1.0 17.6 50 6.8 优3
    滇谷172 80.3 66.2 6.2 17.1 50 6.6 普通
    南晶香占 79.3 66.3 0.6 18.1 57 6.8 优3
    文稻36号 79.8 62.3 10.3 15.1 63 6.6 普通
    金籼10号 80.3 68.8 2.5 16.2 69 6.6 优2
    彩禾17号 81.1 70.0 6.4 16.0 67 6.6 普通
    文稻11号(CK) 81.4 69.2 2.9 16.4 77 6.8 优2
    View table in article
    表6

    参试品种稻米品质比较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