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区褐家鼠形态特征及繁殖参数的年龄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 (22):
100-105.
DOI: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799
探究农区褐家鼠种群形态特征及繁殖参数的年龄变化规律,为其种群数量预测及防控提供依据。收集统计分析贵州省三都县2012—2024年农区鼠情监测捕获的褐家鼠标本数据,统计不同年龄组的形态特征及性比、雌鼠怀孕率及平均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和肥满度等指标。结果表明,三都县农区褐家鼠不同年龄组外部形态特征差异极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指标不断增加,当年龄生长到成年Ⅱ组后,尾长、后足长、耳高增长缓慢或停止增长。不同年龄组雌鼠怀孕率及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繁殖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幼年组个体无繁殖能力,亚成年组个体少量参与繁殖,主要繁殖个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3个年龄组总体怀孕率为49.62%,平均胎仔数为8.26只,总体睾丸下降率为90.45%,总体繁殖指数为1.7439。不同年龄组肥满度有一定差异,从幼年组到成年Ⅰ组呈下降趋势,从成年Ⅰ组到老年组呈上升趋势。
表6
三都县2012—2024年褐家鼠肥满度年龄变化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