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福建台湾农民创业园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已成为加快农业推广的新阵地,促进农民就业的新平台,加快农业女性实现自我开发的新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新途径,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源泉。同时,创业园的不断发展,也面临着来自政策、体制和市场等方面的制约,还需通过加大政府的支持,强化对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和推进组合式培训模式,开发新型产业等方式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标杆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本文以复制与推广现代农业园区的相关先进经验为目标,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围绕技术研发推广平台、产品创新推广平台、经营管理推广平台、人才培训推广平台、资本运作推广平台、政策服务推广平台等六个方面,构建了上海孙桥现代农业综合体推广平台,为成功推广孙桥现代农业综合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解决物联网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互联共享问题,探索一种以XMPP协议为基础的物联网通讯协议。本协议定义了物联网端、网关、服务器3个角色,服务器承担各物联网的信息记录、连接管理和信息路由等功能,网关承担不同物联网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各物联网之间相互通信的指令和数据采用XML数据流,采用类似电子邮件地址结构进行寻址。该标准技术协议在农情监测系统中进行了试用,能同时采集不同物联网系统的数据,相互之间还能进行数据交换,可促进物联网系统的整合和综合应用。
近几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概念、历史与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基于RFID和传感网络的物联网应用架构在农业现场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物联网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以及物联网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武夷菌素是由不吸水链霉菌武夷变种(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var.wuyiensis)产生的一种农用抗生素,对多种作物的真菌病害防治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提高武夷菌素产生菌的产量、降低其生产成本,应用SAS软件提供的Plackett-Bur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组合,以期找到适宜武夷菌素产生菌C-75生产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从9种培养基成分中筛选出玉米粉和碳酸钙为两个重要因素;通过响应面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响应面回归模型:Y=5826.99-91.56X2-180.69X8-194.31X22 -151.25X2X8-205.31X82。回归模型预测当玉米粉和碳酸钙的含量分别为2.314 g和0.205 g(50 ml培养基装量)时,该模型能取到最大值。摇瓶发酵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稳定点处的实际效价平均值为5837 μg/ml,菌株C-75经优化培养基发酵后的效价较之前提高了5.59%。
为解决农业生产远程监测和远程咨询诊断问题,采用XMPP及其扩展协议Jingle,研发农业远程监测和咨询诊断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环境因子远程监测、生产现场远程视频监视和远程双向视频咨询诊断功能。平台采用客户端和服务器结,农业生产环境因子远程监测依靠集中器把各指令和数据转换成XMPP格式,生产现场远程视频监视和远程双向视频咨询诊断通过XMPP解析模块把各指令和文本数据转换成XMPP格式,然后与服务器端进行通讯,音频和视频数据采用XMPP的扩展协议Jingle进行传输。平台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进行了试用,农业生产远程监测和专家咨询诊断在同一平台完成,保证了农作物生产的产量和品质。
摘要:本文首先依托物联网技术及网络对粮食供应链进行优化,根据“拉式”供应链理论集成现代物流及供应链功能,利用信息技术集成粮食供应链涉及的企业及粮食流通环节,然后基于射频识别技术构建集成化粮食供应链模型及整体架构,依托射频技术提供的大量数据及处理能力进行计算求解,获得精确的预测,在物联网的支撑下研究集成化粮食供应链的管理。研究构建粮食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跟踪、控制及追溯,确保粮食及其加工品的食用安全;依据物联网技术支持下集成化粮食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精确预测,建立粮食供需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基于物联网对粮食供应链进行集成化管理,降低粮食及其加工品物流费用,提高流通效率及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