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R].国发 [2004]28 号文,2004-10-21.
 [2] 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R].国土资
 [2005]207号,2005-10-11.
 [3] 国土资源部.关于天津等五省(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第一批试点的批复[R].国土资
 [2006]269 号, 2006-04-14.
 [4]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R].国土资发
 [2007]169号,2007-07-13.
 [5] 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R].国土资发
 [2008]138号,2008-06-27.
 [6] 钟伟民.谁为地狂——中国农民“被上楼”的背后[J].西部大开发, 2010(12):35-39.
 [7] 王仁贵.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在一些地方发生严重异化[EB/OL]. http://news.sina.com.cn/o/2010-11-22/160521513923.shtml,2011-09 -2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EB/OL]. http://www.law-lib.com/ law/law_view.asp?id=419,2011-09-28.
 [9] 国土资源部.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R].(国土资源部部令第 33号),2006-06-16.
 [10]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管理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通知[R].国土资发
 [2000]337号,2000-11-30.
 [11] 刘建生,王志凤,孟展“ . 增减挂钩”操作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土地,2011(6):23-24.
 [12]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R].国土资发
 [2004] 234号,2004-11-02.
 [13]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R].国土资发
 [2005]29号,2005-02-07.
 [14]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R].国土资发
 [2006]225号,2006-09-30.
 [15]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R].国土资发
 [2008]176号,2008-08-29.
 [16] 国务院.关于2009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R].国发
 [2009]1号文,2008-12-31.
 [17] 陈谊娜,李松,徐旭忠“ . 增减挂钩”变形记[J].瞭望,2010(47):26-27.
 [18] 重庆市政府.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R].渝府发
 [2008]127号,2008-12-02.
 [19] 陈燕,姚佳威.重庆“地票”继续试 [EB/OL]. http://house.hexun. com/2011-01-17/126843406.html,2011-09-29.
 [20] 朱以师.成都地票交易被叫停[EB/OL]. http://www.shanghailaw. gov.cn/fzbChinese/page/media/media15139.html,2011-09-29.
 [21] 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R].国发
 [2010]47号,2010-12-28.
 [22] 常红晓,周其仁“ . 增减挂钩”怎么看?[EB/OL]. http://www.caing. com/2011-01-26/100221097.html,2011-09-29.
 [23] 唐敏.纠偏城乡土地失衡[J].瞭望,2010(47):30-32.
 [24] 李孟然.本质是优化利用空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郝晋珉谈“增减挂钩” [J].中国土地,2010(6):14-17.
 [25] 赵继成“ . 增减挂钩”政策错了吗?[N].新京报,2010-11-13.
 [26] 晓叶.增减挂钩与制度创新[J].中国土地,2011(7):1.
 [27] 张怡然,邱道持,李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渝东北 11 县为例 [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 437-441.
 [28] 任平,周介铭,杨存建.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及空间配置模式探讨——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视角[J].河南农业科学,2010 (8):55-58.
 [29] 宋伟,陈百明,姜广辉.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0,30(11):1871-1877.
 [30] 王丽英.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4):154-158.
 [31] 张宇,欧名豪,张全景.钩,该怎么挂——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6(3):23-24.
 [32] 石琛.城市化背景下“农民被上楼”现象分析——“增减挂钩”政策施行现状分析和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7-8.
 [33] 陈锡文.土地增减挂钩违规严重[N].新京报,2010-11-03.
 [34] 郑风田.宅基地非“唐僧肉” [N].新京报,2010-11-05.
 [35] 于建嵘.圈地是城市对农村掠夺[N].新京报,2010-11-05.
 [36] 茅于轼“ . 增减挂钩”是多余的[N].新京报,2010-11-13.
 [37] 马宗国,田泽.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思考[J].理论探讨,2011(4):106-109.
 [38] 冯帆,谭晓彤.临沂市兰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11(5):42-45.
 [39] 易小燕,陈印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1):10-13.
 [40] 秦小建,赵谦.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现实困境及可能出路[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2):66-71.
 [41] 彭方.关于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思考[J].农技服务, 2009,26(12):159.
 [42] 尹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评价——以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388.
 [43] 王俊喆,赖凌飞.增减挂钩在实行中的问题与思考[J].现代物业, 2011(1):70-71.
 [44] 刘士春.更有效地争取多赢——对临沂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思考[J].中国土地,2011(7):12-14.
 [45] 杜伟.临朐县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国土资源,2009(7):16-17.
 [46] 陈海素,吴流坚,刘训东.用政策引领操作实践——广东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分析[J].中国土地,2011(7):17-19.
 [47] 甘立彩,周宝同.基于“挂钩”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效益分析——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J].乡镇经济,2008(10):42-45.
 [48] 崔岩.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一点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 2011(5):2-3.
 [49] 陈科.基于城市化角度的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研究[J].城市规划, 2011,35(7):1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