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黄祖辉, 扶玉枝, 徐旭初.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1(7):4-13. [2]   Porter. P. K. and Seully. G. W. : Economic efficiency in cooperatives,The Journal of Law and Eeonomies,1987( 30)
 [3]   Hansmann,H. The owner ship of enter Prise. Cambridge,MA: The Belknap Press,1996
 [4]   田安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以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24):005829-5831.
 [5]   张笑寒.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特征、现实困境和出路选择——以苏南上林村为个案[J].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2):38-42.
 [6]   张笑寒.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解析与实证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7]   房建恩, 赵秀丽.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立法完善需求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内丘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5):155-159.
 [8]   李想. 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路径选择——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12):556-559.
 [9]   徐旭初, 吴彬. 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5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5):43-55.
 [10]    卢友鑫.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研究[D]. 重庆工商大学, 2012.
 [11]    汪艳涛, 高强, 苟露峰. 农村金融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的影响[J]. 财贸研究, 2014(6):22-29.
 [12]   张亿钧. 土地流转背景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问题、挑战及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 2012(5):29-33.
 [13]   刘俊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农户收入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山东、贵州两省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17(2):44-55.
 [14]   刘静兵. “互联网+”时代江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D]. 江西农业大学, 2016.
 [15]   王劲峰,徐成东.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7,72(01):116-134.
 [16]   刘彦随,李进涛.中国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与优化决策[J].地理学报,2017,72(01):161-173.
 [17]   于真真. 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以莱芜市王石门村为例[D]. 山东农业大学, 2008.
 [18]   赵靖伟. 农户生计安全与保障[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19]   李茜, 毕如田. 替代生计对农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的研究——以山西西北四县为例[J]. 农业与技术,2008,28(1):141-145.
 [20]   龙毅, 周侗, 汤国安,等. 典型黄土地貌类型区的地形复杂度分形研究[J]. 山地学报, 2007, 25(4):385-392.
 [21]   刘小鹏, 李永红, 王亚娟,等. 县域空间贫困的地理识别研究——以宁夏泾源县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3):545-557.
 [22]  丁悦,蔡建明,任周鹏,杨振山.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增长率地域分异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4, 33(05):657-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