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圣云,周秋麟,郭允谋. 论厦门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J]. 台湾海峡,1999,03:347-354.
[2] 许维安. 论海洋文化及其与海洋经济的关系[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2,05:6-9.
[3]苏勇军. 没有海洋文化的繁荣就没有海洋经济的发展[J]. 今日浙江,2011,08:31.
[4]叶冬娜,叶向东. 海洋文化与海西海洋经济的发展[J]. 网络财富,2010,18:153-154.
[5] 韦森. 经济学与哲学: 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66
[6] 蔡立雄.经济发展与文化革新的制度经济学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5);35-41
[7]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291
[8]赵君尧. 郑和下西洋与15世纪前后中西海洋文化价值取向比较[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05:19-28.
[9] 于广琳. 海洋军事文化与海洋权益维护浅析[A]. 中国海洋学会、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海洋学会、广东海洋大学:,2007:5.
[10] 韩庆华,卢希悦,王传荣. 论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把握文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新机遇[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46-51.
[11] 高波,张志鹏. 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05:102-112.
[12]刘堃. 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关系探讨——兼论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32-35.
[13] 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载詹姆斯·A·道等编:《发展经济学的革命》[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9~120
[14]孟召宜. 文化观念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 人文地理,2002,02:74-77.
[15]高波,张志鹏. 城市文化扩展与企业家精神形成[J]. 南京社会科学,2004,S2:27-34.
[16]刘庆宝,未良莉. 我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J]. 特区经济,2007,12:257-258.
[17]孟召宜.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
[18] 百腾网 [EB/OL] [2014-1-10] http://so.5ipatent.com/SearchResult.aspx
[19] 国家海洋局 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3-2012 [M]. 海洋出版社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EB/OL] [2014-1-12] 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a=q&type=adv&m=fsnd&x=region&y=time&z=index&index=A030101,A0A0101®ion=110000,120000,130000,310000,320000,330000,350000,370000,440000,460000&time=2003,-1&selectId=A03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