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海滨.小麦种衣剂的应用进展[J].麦类作物学报,1997,17(5):61~63 2 张颖.加入WTO后甘肃小麦发展的优劣势分析[J].甘肃农业,2002,(12):25~27 3 王方,李元寿,王文丽等.甘肃灌淤土土壤障碍因素浅析[J].土壤,2004,36(4):452~456 4 苏正淑,张宪政.几种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比较.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5):77~78 5 邹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0~31 6 李振岐,商鸿生.小麦条锈病及其防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11~213 7 盛秀兰,胥新,金秀琳,等.应用丙环唑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J],植物保护,1995,(6):37~38 8 盛秀兰.甘肃省春小麦根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1998,7(1):18~22 9 张景春.小麦根腐病研究初报[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8,(3):25~27 10 贾廷祥,吴桂本,刘传德.我国小麦根腐性病害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3):41~48 11 盛秀兰,胥新,金秀琳,等.三唑类药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J].中国农学通报,1995,2004,11(5):51 12 张兴梅,何淑平,王伟力,等.春小麦施肥效应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3):165~168 13 宋海星,李生秀.水、氮供应和土壤空间所引起的根系生理特性变化[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1):6~11 14 高柳青,杨树杰.硅对小麦吸收镉锌的影响及其生理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246~249 15 尚勋武,康志钰,柴守玺.甘肃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和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03,(5):10~12 16 万安民,张忠军,金社林,等.湖北省西北部山区小麦条锈菌越夏研究简报[J].植物病理学报,2004,34(1):90~92 17 周祥椿,杜久元,杨俊海.甘肃陇南小麦不同品种类型抗条锈性变化特点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03,33(6):550~554 18 宋位中,周祥椿,张廷刚,等.陇南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成因及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几项综合治理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1997,(3):3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