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菊, 辛萍萍, 杨起楠, 乌云珠拉. 柴达木盆地东部浅层土壤水分增量对降水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5): 54-61. |
[2] |
王玮. 海南自贸港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径探索[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1): 158-164. |
[3] |
刘昌斌, 祁泽伟, 马茹, 徐伟, 张泽燕, 郑海泽, 薛建福. 基于不同夏作物-冬小麦种植制度的黄土高原东部农田土壤物理质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1): 30-37. |
[4] |
刘颖川, 杨凯, 王金贵. 青海东部旱地玉米覆膜对产量及水热效应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2): 17-21. |
[5] |
王梓默, 林士杰, 张大伟, 何怀江, 陈思羽, 包广道, 贾庆彬, 张忠辉.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5种林分类型土壤改良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5): 55-62. |
[6] |
王谢, 汪勇, 张建华, 郭海霞. 土地经营面积对蚕农收益的影响——以涪城区现代蚕桑产业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4): 160-164. |
[7] |
晁红艳 .,袁志强,祁栋林,张娟. 1961—2017年青海东部农业区春季第一场透雨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4): 75-82. |
[8] |
杨昭明,冯晓莉,黄霞,来晓玲,王紫文. 1987—2017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粮食作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 26-33. |
[9] |
车 明,曹国军,耿玉辉,华 伟,刘 昊. 不同施钾方式对吉林省东部玉米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7): 9-15. |
[10] |
杨晓玲,周华. 河西走廊东部大风日数时空分布及其对沙尘天气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6): 123-128. |
[11] |
王春娟. 陕西关中西部近50年无霜期气候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5): 166-170. |
[12] |
王春娟,何可杰. 气候变化背景下陕西关中西部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8): 170-176. |
[13] |
刘梦龙,赵 伟,杨圆圆,张亮民,陈志杰. 关中东部不同设施蔬菜对低温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2): 51-56. |
[14] |
徐梦瑶,张 忻,苏堪剑,杜 萌,丰 硕,李月芬. 吉林省西部土壤pH对羊草氮磷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4): 146-151. |
[15] |
杨晓玲胡靳革张宇林. 河西走廊东部初、终霜冻日和无霜期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1): 149-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