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文强,周 浩,孟秋成,肖友伦,刘爱民,李小华,肖国樱. 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早稻栽培中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2): 200-204. |
[2] |
杨坚,陈恺林,李超,刘洋,周学其,张玉烛. 减氮增苗对抛秧晚稻稻曲病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3): 284-290. |
[3] |
李瑞,徐培智,卢钰升. 浅谈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 1-6. |
[4] |
李香玲,冯跃华,王雨荷,王小艳,莫银化,王 旭. 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8): 25-29. |
[5] |
李超,陈恺林,刘洋,方宝华,汤文光,陈丽妮,张玉烛. 增苗节氮对早稻抛秧群体质量及光合参数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7): 5-14. |
[6] |
孔令娟,汪新国,孙如银,康启忠,王宏斌. 水稻旱育秧不同方式的试验研究报告[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5): 0-. |
[7] |
常新刚,黄国勤,章秀福,张兆飞,彭剑锋,刘隆旺,赵 明. 江西绿肥-双季稻超高产种植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
——Ⅰ. 不同移栽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5): 161-161. |
[8] |
张明沛.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4): 164-164. |
[9] |
黄年生,张洪熙,戴正元,王宝和,李育红,张秀琴. 中粳塑盘抛秧旱育保姆应用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12): 206-206. |
[10] |
吕和平,陈周前,袁明中,范友胜,宛晓萍,孙茂虎,尹 玲,李 强. 早籼稻塑盘育秧抛栽高产群体发育指标
及其调控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9): 134-134. |
[11] |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宋卫兵,桂云波. 氮肥运筹对抛秧栽培晚稻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11): 189-189. |
[12] |
吴建富,潘晓华. 水稻免耕栽培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11): 8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