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专题

  • 图片丢失啦 土壤重金属污染

    以《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刊登研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污染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文章。包括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污染特点、环境化学行为、对农作物的危害以及检测、治理等方面集结成本专题,供读者阅读、下载和订阅(按Email Alert订阅。目前我们已经开通免费Alert服务,用户可按自己的需求免费获取最新目录)。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方法研究进展
    郑小东 荣湘民 罗尊长 黄海涛 张海鹏
    农学学报    2011, 1 (8): 37-43.   DOI: 10.11924/j.issn.2095-4050.2011-xb0487  
    摘要 + 3780 )      PDF ( 1010KB )( 2793 )   

    为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各种修复方法的研究动态以及未来重金属的研究方向,笔者综述了土壤重金属的主要形态、污染程度评价指标、循环机制、离子间相互效应、修复方法等,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关于土壤重金属的基础性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和发展,特别是重金属的循环机制;重金属修复以植物和微生物修复为主体,其他修复方法并用将是趋势。

    内蒙古环境污染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库兹涅茨关系分析
    陈桂月 李海涛 梁涛 朱璐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 (17): 284-29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11-3645  
    摘要 + 2809 )      PDF ( 885549KB )( 699 )   

    为了给内蒙古环境政策提供依据,以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环境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笔者研究了内蒙古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采用1986—2009年内蒙古环境经济数据,建立内蒙古工业污染物排放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间内,内蒙古固体废弃物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产生量急速上升,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部分上升阶段:2009年的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比1986年增长了10508.32万t,平均年增长率为9.17%。2009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比1986年增长了22828.36万t,平均年增长率为11.54%;其中,S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已存在拐点,并呈现完全的倒“U”型关系,拐点发生在人均7793.76元时。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率变化较缓,平均年增长率为0.35%;烟尘和粉尘排放量在研究时段内逐年递减。通过工业污染物排放及其可能影响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探究了1986年后内蒙古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结果表明,内蒙古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关联因子包括产业结构、GDP总量、单位GDP能耗、城镇人口比例。本研究结果将为内蒙古经济在不断增加的环境压力下保持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d、Cr、Pb元素向水稻的迁移累积研究
    陈慧茹,董亚玲,王 琦,刘斌美,吴跃进,王 钰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 (12): 236-24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4100001  
    摘要 + 2633 )      PDF ( 1314KB )( 639 )   
    为了探明水稻各组织器官的重金属含量对土壤重金属浓度的依赖性,评价重金属中重度污染土壤植株水稻的安全风险,通过对不同浓度的Cd、Cr、Pb 3种重金属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中、重度污染土壤培养条件下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中分布以及籽粒中迁移累积特性。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水稻植株富集重金属呈上升趋势,但是土壤重金属浓度增加,水稻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下降。在中、重度污染的Cd、Cr、Pb 3种重金属土壤种植的水稻植物高度和生物学产量并没有显著差异,从植株生长上看重金属污染危害有一定的隐蔽性。3种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中迁移能力的大小依次为:Cd>Cr>Pb,在水稻植株不同器官重金属富集能力依次为根系>茎秆>叶>籽粒。水稻糙米的糊粉层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胚乳中的重金属含量,水稻糙米在加工成精米后Cd含量平均降低19%,Cr含量平均降低56.8%,Pb含量平均下降29.8%,这表明稻米通过加工后重金属污染风险降低,可规避一定的食用风险。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展
    范拴喜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7): 310-31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10-1277  
    摘要 + 2515 )      PDF ( 719372KB )( 3008 )   

    【研究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环境污染中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国内外提出了众多的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笔者将其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归纳,为以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笔者综述了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几何均值综合评价模式、污染负荷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沉积物富集系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模糊数学法、灰色聚类法、基于GIS的地统计学评价法、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环境风险指数法等国内外典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及模型,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之处和适用范围;【结论】通过分析表明各种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之处,在评价中要对实测数据样本点进行充分分析,反复试验比较,结合评价的目的和侧重点选择较优的方法。最后提出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同时,应该从重金属污染生态效应着手,开发生物评价法。

    基于地质累积指数与内梅罗指数结合法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
    刘衍君,汤庆新,白振华,张秀玲,张保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20): 174-17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9-0885  
    摘要 + 2283 )      PDF ( 1533637KB )( 3226 )   

    按8km×8km网格将聊城市耕地分为136个采样点,调查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地质累积指数与内梅罗指数相结合的综合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并以此判断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并对8种重金属进行各样点的含量差异分析;最后,应用ArcGIS8.3,以污染评价结果为数据支持,进行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研究。新的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聊城市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依次为Hg>Cu>Cd>Zn>Cr>Pb>As>Ni;各元素总体平均变异程度为:Zn> As>Hg>Cr>Ni>Cu>Pb>Cd;土壤各重金属污染分布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区域差异较小。

    金属铝对蚯蚓急性毒性的研究
    赵丽1,2,邱江平2,李凤1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4): 277-28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9-1896  
    摘要 + 2162 )      PDF ( 1169048KB )( 1039 )   

    金属铝对植物具有高细胞毒性,但其对中性土壤中无脊椎动物的生态毒理研究极少。本论文采用国际标准组织(ISO)和OECD(207)指南中的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金属铝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铝对蚯蚓具有较高的毒性。滤纸接触法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20-200 mg Al /l;人工土壤法LC50为518.20 mg Al /kg干土。在滤纸接触法试验中,金属铝对蚯蚓的急性毒性高于重金属镉和铜,而在人工土壤法试验中金属铝对蚯蚓的急性毒性高于重金属镉低于重金属铜。蚯蚓对铝的污染很敏感,尤其是其上皮组织。因此,必须重视铝的毒性。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铝在蚯蚓体内的富集和生物降解提供依据。

    四川省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评价研究
    桂平婧,王 丰,李善朴,王虓阳,邹立扣,申 琼,樊玉良,范良千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 (18): 152-16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10234  
    摘要 + 2061 )      PDF ( 2377KB )( 358 )   
    研究旨在明确现阶段四川省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状况,及对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笔者依托输出系数模型,考虑农村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和人体粪尿污染物三方面,从污染物产生、输出到入河三阶段建立了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在模型支撑下,估算了2012年四川省各地级市(州)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物中TN(总氮)、TP(总磷)和COD(化学需氧量)的负荷量,并对TN、TP和COD的负荷总量、来源比例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地表水三级水质标准(GB 3838—2002),计算了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中TN、TP和COD的入河贡献率。结果显示四川省农村生活非点源产生负荷 TN 421070 t,TP 91122 t,COD 2023186 t;输出负荷TN 120675 t,TP 26298 t,COD 419969 t;入河负荷TN 44499 t,TP 5780 t,COD 142049 t。各地市州中,南充、达州和成都产生、输出负荷最大;宜宾、南充和达州入河量最大。全省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TN、TP和COD的入河贡献率总体不大,仅遂宁、内江入河TN负荷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超过地表水三级水质标准100%。随经济发展,四川省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部分区域较为严重,对其控制不容忽视。研究采用的方法可为其它区域的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重金属镉对水稻生长影响和矿质元素代谢的关系
    杨春刚,,朱智伟,章秀福,牟仁祥,陈铭学,王丹英,廖西元,陈温福,周淑清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 (11): 176-17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511176  
    摘要 + 2043 )     
    通过对协优9308的5个浓度处理盆栽试验,对水稻主茎叶片的生长速率,重金属Cd对水稻分蘖期叶、鞘、根中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叶片的生长受低浓度Cd处理促进,高浓度抑制其生长,与矿质元素在叶片和叶鞘中的积累有正相关的趋势。(2)矿质元素在水稻的叶和鞘中的积累受重金属Cd抑制,但在根中矿质元素除Cu外与Cd的相关关系不显著。(3)Cu在叶、鞘、根中的含量与Cd含量显著负相关,P的含量与Cd含量再叶中成显著正相关。
    晋中市部分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健康风险
    崔 旭,葛元英,张小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21): 335-33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9-1888  
    摘要 + 2003 )      PDF ( 1214104KB )( 3220 )   

    为研究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和蔬菜安全水平,对晋中市10种蔬菜中Hg、Pb、Cd、Cr、As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参照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给出的限定值为标准,对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蔬菜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晋中市部分蔬菜中铅含量超过国家限定值(GB 18406.1-2001),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存在Pb污染的蔬菜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1.271×10-7·a-1,低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PR标准,表明食用蔬菜所引起的健康风险甚微,不会对暴露人群构成明显的危害。

    水稻作物对重金属镉的积累、耐性机理以及栽培调控措施进展
    仲晓春,陈京都,郝心宁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 (36): 1-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80109  
    摘要 + 2000 )      PDF ( 501KB )( 835 )   
    为了更加深入研究水稻作物对土壤中镉的积累与毒害耐性机理、了解栽培调控措施对稻米安全生产的意义,本文归纳了水稻作物对镉的转运和积累,分析了水稻镉积累差异及其特征;总结了水稻作物耐镉胁迫的机制,从抗氧化系统,限制吸收和运输,螯合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水稻对镉胁迫的耐性机制;从肥料、水分等方面分析了栽培措施对水稻镉吸收和积累的调控效应。提出了应加强污染预防品种的选育和栽培调控措施研究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蚯蚓对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与环境指示作用
    郜红建,蒋 新,魏俊岭,常 江,张自立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11): 360-36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611360  
    摘要 + 1871 )     
    蚯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是污染物从土壤到生物,进而向食物链更高营养级转移的重要环节。总结了蚯蚓对土壤污染物进行生物富集的途径:扩散作用和摄食作用;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和蚯蚓对污染胁迫的生理响应,提出利用蚯蚓体内的敏感生理生化指标作为生物标记物对污染土壤进行生态毒理诊断的新思路。
    重庆市某茶园土壤和茶叶中重金属的监测与污染评价
    李 云,张进忠,,童华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 (7): 519-51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707519  
    摘要 + 1844 )      PDF ( 267358KB )( 1236 )   
    测定了重庆市某茶园土壤和鲜茶叶中的重金属Pb,Cd,Cr,Cu,Hg和As含量,并结合茶园土壤和茶叶的卫生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茶园土壤和鲜茶叶中这几种重金属含量均较低,但Cd的含量稍高;单因子污染指数和Nemerow污染指数基本上均小于1.0,表明茶叶和茶园土壤基本上未受这6种重金属的污染,茶叶和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茶叶对土壤中Cd、Cu和Hg的富集能力较强。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
    王海慧,郇恒福,罗瑛,刘壮,高玲,黎春花,刘国道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11): 210-21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1379  
    摘要 + 1827 )      PDF ( 540349KB )( 2458 )   
    摘要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是治理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概括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论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及其优缺点,并展望了植物修复未来的发展趋势。
    低磷土壤接种微生物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吸收氮磷钾的影响
    张彦丽,谷思玉,曾祥书,闫琰,王伟鹏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 (7): 370-37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707370  
    摘要 + 1818 )      PDF ( 179654KB )( 672 )   
    为了使接种微生物壮秧剂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苗床培养试验,研究了在低磷土壤上(石灰性黑钙土),接种微生物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吸收氮、磷、钾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接种抗生菌5406和溶磷菌P77的壮秧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秧苗冠部氮、磷、钾的含量和吸收量,增加了根部氮、钾的含量和吸收量,减少了根部磷的含量和吸收量。研究表明,试验各处理中,P4处理(接种P77,浓度为5×107cfu/g)效果最好,其次是P2处理(接种5406,浓度为5×107cfu/g),即在壮秧剂中接种P77的效果好于5406,并且接种浓度为5×107cfu/g时较好
    土壤重金属原位钝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宁东峰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 (23): 72-8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6010119  
    摘要 + 1818 )      PDF ( 581KB )( 980 )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可发生吸附、沉淀、络合、氧化还原等反应。土壤原位钝化修复技术是基于添加外源修复剂,与重金属发生系列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以降低其在土壤中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的技术。目前研究较多的钝化剂主要有石灰类物质、富硅类物质、含磷物质、有机物料、黏土矿物、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生物碳及纳米新型复合材料等。本文概述了以上钝化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和作用机理,对修复效果的化学和生物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对比,并进一步从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原位钝化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钝化修复剂对土壤-作物系统的潜在环境风险、钝化材料修复效果的田间长期稳定性评价以及新型高效多功能材料的研制是该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
    大庆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相关性分析
    辛 蕊,张思冲,周晓聪,李晶娜,王 薇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9): 416-42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6142  
    摘要 + 1806 )      PDF ( 423903KB )( 956 )   
    以大庆市城区土壤为例,经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对大庆市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玻璃电极法,重铬酸钾法,统计学方法等。结果表明:大庆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最主要贡献因子为Cd。在农牧业区和采油区重金属元素之间及重金属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在工业区,仅有Pb、Cd和Zn与有机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生活区有6对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人为活动的影响。
    冷水江锑矿区重金属污染林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童方平, ,徐艳平,龙应忠, ,易建新,宋庆安, , 易霭琴, ,石文峰,李 贵,董晓辉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12): 179-18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1093  
    摘要 + 1772 )      PDF ( 569147KB )( 946 )   
    为了锑矿区土壤生态修复、造林树种选择和快速恢复植被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冷水江锑矿区受重金属污染的林地土壤样品,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对锑矿区受重金属污染的森林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锑矿区三地点土壤中Sb、As、Pb、Hg、Cd、Zn含量有极显著差异。七里铺点土壤中以Sb、Hg、Cd、Zn含量最高,长龙界点土壤中以As含量最高,联盟点土壤中以Pb含量最高。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壤中Sb、As、Pb、Hg、Cd、Zn含量呈递减的趋势。联盟点、长龙界点重金属污染的大小顺序是:Sb>Cd>Hg>As>Zn>Pb。七里铺点重金属污染的大小顺序是:Sb>Cd>Hg>Zn>As>Pb。依据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标准,冷水江锑矿区存在着严重的Sb、As、Cd、Hg和轻度的Zn、Pb复合污染。从不同土层重金属污染的内梅罗污染指数及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分析,Sb、Hg在土壤中具有较大的迁移性,Zn具有中等的迁移性,而As、Pb、Cd则具有较小的迁移性。
    长株潭城市群土壤pH值与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彭晓春 岳建华 陈志良 董家华 吴彦瑜 杨兵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 (2): 267-27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11-2309  
    摘要 + 1767 )      PDF ( 1074412KB )( 963 )   

    为了研究土壤样品pH值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关系,对长株潭城市群60个土壤样品中pH值、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的60个采样点中,13.3%的土壤样品pH值<5.0,35%的土壤样品的pH在5.0~6.5之间,41.7%的土壤样品pH值在6.5~7.5之间,10%的土壤样品pH在7.5~8.5之间,无强碱性样品。长株潭地区不同土壤pH范围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不同,随着土壤pH由强酸性、酸性到中性的升高,重金属含量显著提高,但当pH超过7.5,碱性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

    不同覆盖方式对植烟土壤温度和水分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李正风,,张晓海,刘勇,吴伯志,夏玉珍,,杨清辉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11): 224-22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611224  
    摘要 + 1741 )     
    不同覆盖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秸秆与地膜双覆盖能够协调烤烟生长全过程的土壤温度,并且地温日变化幅度小,蓄水保墒作用显著。秸秆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与秸秆和地膜双覆盖相似,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品质较高,但由于在烤烟生长前期不能提高土壤温度,使得烟叶生长速度较慢,产量下降;地膜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不及秸秆单覆盖和秸秆与地膜双覆盖,秸秆和地膜双覆盖使0~20cm土层含水量平均比露地栽培提高16.82%,比秸秆单覆盖提高6.45%,比地膜单覆盖提高5.43%,而且烟叶成分较协调,产量与产值也较高。
    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研究
    庄淑莺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7): 284-28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080201  
    摘要 + 1739 )      PDF ( 480833KB )( 919 )   
    该研究选择4种不同的评价标准,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蔬菜地6种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评价标准,As、Cd、Pb、Cu和Zn单一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差异不大,Eri值都小于40,生态危害程度均为Ⅰ级(轻度),但不同评价标准之间,Hg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差异较大,Eri值的波动幅度在19.59~114.4,生态危害程度为Ⅰ~Ⅳ级(轻度~很强);从Eri值排序结果可以看出,两个采样区的Hg元素污染都排在第一位,其次是Cd元素污染。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来看,4种不同的评价标准,两个采样区的RI值都小于150,As、Hg 、Cd、Pb、Cu和Zn 6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危害程度均为轻度,但一号采样区的潜在生态危害风险高于二号采样区,建立蔬菜基地时应优先选择二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