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紫峰, 艾欢. 中华圆田螺及其生物活性物质[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36(12):132-134.
|
[2] |
Pakkasmaa S, Piironen J. 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among local trout (Salmo trutta) populations[J].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1,72(2):231-239.
doi: 10.1006/bijl.2000.0488
URL
|
[3] |
王明宝, 陈斌. 中华圆田螺特征特性及池塘人工养殖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9): 343, 347.
|
[4] |
许扣宝. 中华圆田螺人工养殖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 2017(22):44-45.
|
[5] |
张春霞, 郭靖, 章家恩, 等. 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与本地生物的互作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7,36(4):226-235.
|
[6] |
李忠利, 陈永祥, 胡思玉, 等. 四川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形态差异的多元分析[J]. 动物学杂志, 2015,50(4):547-554.
|
[7] |
黄振远, 陈雪峰, 李喜莲, 等. 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种虾与2个引进群体形态特征的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46(13):159-164.
|
[8] |
吴玉萍, 田永胜, 李振通, 等. 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与亲本的形态差异[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9,39(6):17-22.
|
[9] |
邓正华, 陈明强, 李有宁, 等. 5个地区长肋日月贝形态性状对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8(2):17-28.
|
[10] |
罗会, 刘宝锁, 黎火金, 等. 合浦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差异和判别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40(12):171-174.
|
[11] |
Bookstein S F L. The Truss: Body Form Reconstructions in Morphometrics[J]. Systematic Zoology, 1982,31(2):113-135.
doi: 10.2307/2413032
URL
|
[12] |
王庆恒, 师尚丽, 杜晓东, 等. 翡翠贻贝三个野生种群形态性状的差异分析[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9,29(6):7-11.
|
[13] |
区小玲. 管角螺8个地理种群形态差异及广西北部湾管角螺性腺发育、繁殖规律的研究[D]. 桂林:广西大学, 2013.
|
[14] |
吴帆, 赵鑫, 李海云, 等. 福寿螺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及2种壳色福寿螺表型性状的差异性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34(2):254-257.
|
[15] |
郭靖, 陈敏, 王玥, 等. 雌雄福寿螺摄食生长及形态性状差异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41(8):96-100.
|
[16] |
梁超, 杨爱国, 刘志鸿, 等. 4个地理群体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J]. 海洋科学, 2011,35(11):108-113.
|
[17] |
郑汉丰, 张根芳, 李家乐, 等. 三角帆蚌、池蝶蚌及其杂交F1代早期形态差异分析[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5,14(3):225-230.
|
[18] |
叶雅球, 刘达博. 厚壳贻贝3群体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J]. 齐鲁渔业, 2012,29(8):4-7.
|
[19] |
杨晓芬, 谷晓明, 张小雪, 等. 中华圆田螺与铜锈环棱螺精子形态的比较研究[J]. 水利渔业, 2007,27(6):15-16,97.
|
[20] |
吴小平, 欧阳珊, 梁彦龄, 等. 三种环棱螺贝壳形态及齿舌的比较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0(1):1-5.
|
[21] |
孙成波, 刘建勇, 陈梽. 北部湾4个自然群体双线紫蛤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0,19(5):583-587.
|
[22] |
陈楠桦, 梁仁杰, 白义, 等. 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四种滨螺形态差异与系统发生关系研究[J]. 海洋与湖沼, 2018,49(6):1365-1374.
|
[23] |
张文珍, 刘月英, 王耀先. 云南省田螺科三新种[J]. 动物分类学报, 1981(1):40-43.
|
[24] |
王旭, 徐衡, 邹莉, 等. 3个单齿螺地理群体形态差异分析[J]. 南方水产科学, 2013(4):22-27.
|
[25] |
杨东辉. 中华圆田螺的生态养殖技术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26] |
刘彬. 4种园田螺的分类指标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6(5):90-93.
|
[27] |
Lecompte O, Madec L, Daguzan J . Temperature and phenotypic plasticity in the shell colour and banding of the land snail Helix aspersa[J]. Comptes Rendu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 Serie Sciences De La Vie, 1998,321(8):649-654.
|
[28] |
赵鹏, 丁君, 常亚青. 两种壳色虾夷扇贝壳体尺性状对活体重影响效果的分析[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1,26(1):1-5.
|
[29] |
宋俊霖, 李琪, 孔令锋. 长牡蛎四种壳色选育系壳色性状的量化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48(1):25-30.
|
[30] |
武兆文, 郑翔, 张佳佳, 等.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形态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雌雄差异判别[J]. 海洋渔业, 2019,41(5):578-588.
|
[31] |
朱光辉, 李胜忠, 侯玉军. 3种白鲑的多变量形态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2015,43(8):192-195.
|
[32] |
罗福广, 李斌, 罗平秀, 等. 中国沿海管角螺4个自然群体形态差异的比较[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0(3):6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