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对200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资料的分析发现,我国长江流域早籼、中籼、晚籼、优质、普通品种的平均相对产量(以对照品种绝对产量为100)分别是99.9、103.7、101.5、102.2和102.3,绝大部分参试品种的抗病性表现不够理想、处于中抗-中感或更弱的水平,早籼、中籼和晚籼的优质品种比率分别是0.0%、28.0%、17.9%。适当增加植株高度对产量有重要的间接促进作用,在保持适当有效穗数的前提下,每穗实粒数的增加对产量提高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影响早籼、中籼、晚籼品种优质的主要品质性状分别是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及垩白度,影响高产(增产、平产)品种优质的主要品质性状是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