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麟, 杨克诚, 朱永卉, 邓路长, 陈洁, 谭君, 李燕, 张彪, 杨俊品, 唐海涛, 何远远, 彭华, 何文铸. 玉米地方品种‘沃日黄’与‘沃30’重组后代配合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 43-49. |
[2] |
邵晨旭, 冯馨, 祝朋芳. 羽衣甘蓝主要观赏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9): 28-33. |
[3] |
王昌亮, 赵连峰, 常建智, 韦胜利, 闫丽慧, 李彦昌, 王海亮. 80份美国解禁玉米自交系利用潜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4): 25-30. |
[4] |
张新, 鲁晓民, 曹丽茹, 张前进, 魏昕, 郭金生, 王振华. 14份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8): 27-31. |
[5] |
胡军, 魏开锋, 郭鹏程, 刘万, 于汇琳, 潘洪玉, 张鑫生. 11份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参数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6): 5-10. |
[6] |
陶婧, 汪骞, 袁艺, 钟秋月, 李石开. 干制加工型白萝卜雄性不育系及组合农艺性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8): 37-42. |
[7] |
张永科, 王瑞, 郭勇, 温晓霞, 海江波. 玉米‘黄早四’改良系改良研究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5): 24-31. |
[8] |
胡军,魏开锋,刘万,郭鹏程,徐风雨,张鑫生,潘洪玉. 玉米果穗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其遗传效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3): 18-24. |
[9] |
陈秀晨,白一松,王士梅,梅德勇,于智坤,龚存力,韩云芳,杜士云,朱莉昵. 杂交旱稻主要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2): 1-6. |
[10] |
杨海峰,樊云茜,段学艳,卫 玲,刘 博. 食葵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9): 106-111. |
[11] |
张现伟,唐永群,李超明,姚雄,肖人鹏,杨光荣,李经勇. 水稻两系不育系的育种应用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3): 6-10. |
[12] |
赵帅锋,孙加焱,胡选祥,谢子正,柯汉云,李静,徐云红,邱志强. 2 种杀菌剂对籼粳交水稻品种‘甬优12’稻曲病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9): 92-96. |
[13] |
田 园,张喜春,谷建田. 番茄亲本完全双列杂交后糖组分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6): 46-50. |
[14] |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王敏,王瑞,孙万荣. 几个高油与普通玉米自交系子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0): 50-53. |
[15] |
陈坚剑,吕桂华,徐秀红,卢华兵,郭国锦. 糯玉米籽粒体积双列杂交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 234-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