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卢娜.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1:2-3. [2] Elena Cantarello, Adrian C. Newton, Ross A. Hill. Potential effects of future land-use change on regional carbon stocks in the UK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Policy, 2011, 14(1): 40-52. [3] 张艳芳.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低碳效应与低碳经济发展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33-113. [4] 叶浩, 濮励杰. 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影响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3): 60-64. [5] 宋永昌, 由文辉, 王祥荣. 城市生态学[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85. [6] 王茹. 上海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13: 23-32, 40-41. [7] IPCC.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volume II [EB/OL]. Japan: 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2008. http://www.ipcc-nggip.iges.or.jp/public/2006gl/vol2.html. [8] 王佳丽, 黄贤金, 陆汝成等.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脆弱性评估——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碳储量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4): 556-563. [9] 李克让. 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净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2:260-261. [10] 方精云, 刘国华, 徐嵩龄.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 生态学报, 1996, 16(5): 497-508. [11] 管东生. 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对碳氧平衡作用的研究[A].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453-46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13] 方精云, 刘国华, 徐嵩龄.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库[A], 王庚辰, 温玉璞主编. 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监测及相关过程[C].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109-128. [14] 彭立华, 陈爽, 刘云霞, 王进. City green模型在南京城市绿地固碳与削减径流效益评估中的应用[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6): 1293-1298. [15] Dean W E, Gorham E. Magnitude and significance of carbon burial in lakes, reservoirs, and peat lands[J]. Geology,1998,26:535-538. [16] 赵荣钦, 黄贤金, 钟太洋.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碳效应评估及低碳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17): 220-229. [17] 四川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 四川统计年鉴2013[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18] 四川省荥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荥经县志[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9] 荥经县农业区划委员会, 荥经县农业区划资料汇编[M], 荥经县农业区划委员会, 1985. [20] 荥经县国土资源局, 荥经县国土资源志(1986年-2000年)[M], 荥经县国土局, 2005. [21] 雍太文, 杨文钰, 雷圣远等. 四川盆周山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的动态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1(4):328-333. [22] 黄静思. 西部县域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研究——以荥经县为例[D].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10: 15-18. [23] 杨朴. 水电农村电气化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J]. 四川水力发电, 2010,29(1):109-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