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3): 35-41.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215
收稿日期:2022-03-30
									
				
											修回日期:2022-05-17
									
				
									
				
											出版日期:2023-01-25
									
				
											发布日期:2023-02-01
									
			作者简介:包雨情,女,1997年出生,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生长的微生态调控。通信地址:200093 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E-mail:806687436@qq.com。
        
               		BAO  Yuqing1( ), CHEN  Yunpeng2, HAN  Yingying1(
), CHEN  Yunpeng2, HAN  Yingying1( )
)
			  
			
			
			
                
        
    
Received:2022-03-30
									
				
											Revised:2022-05-17
									
				
									
				
											Online:2023-01-25
									
				
											Published:2023-02-01
									
			摘要:
黄瓜口感鲜脆,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是中国广泛栽培并深受大众喜爱的一种重要鲜食果蔬。但黄瓜采后易发生感官品质下降、营养损耗、微生物感染等问题,进而加速黄瓜腐败变质,使其失去经济价值。因此,适宜的保鲜技术对黄瓜品质劣变进行调控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着重论述了黄瓜采后生理变化机制,归纳总结了常规传统保鲜技术和当今保鲜领域热点研究对黄瓜贮藏品质的影响,旨在强调联合保鲜技术的优势。最后对现有黄瓜保鲜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包雨情, 陈云鹏, 韩颖颖. 黄瓜采后生理变化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35-41.
BAO Yuqing, CHEN Yunpeng, HAN Yingying. 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Changes and Storage Techniques of Cucumber: Research Progres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3): 35-41.
| 方法 | 处理条件 | 效果 | 
|---|---|---|
| 热处理[ | 39.4℃热水中热激24.4 min | 诱导黄瓜果实产生抗冷性,贮藏初期,冷害症状不明显 | 
| 短时热处理[ | 55℃热水中浸泡5 min | 失重率、冷害指数降低 | 
| 短波紫外线结合热处理[ | 5 kJ/m2剂量辐射处理后置于37℃、 相对湿度90%的生物培养箱中处理12 h | 显著降低冷害程度,延缓活性氧积累造成的膜质过氧化 | 
| 混合施用茉莉酸甲酯和一氧化氮[ | 喷洒10 mmol/L茉莉酸甲酯和1 mmol/L硝普钠 | 减少H2O2产生,减轻细胞损伤 | 
| 外源褪黑素处理[ | 100 μmol/L褪黑素溶液中浸泡30 min | 抑制活性氧积累,保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 | 
| 方法 | 处理条件 | 效果 | 
|---|---|---|
| 热处理[ | 39.4℃热水中热激24.4 min | 诱导黄瓜果实产生抗冷性,贮藏初期,冷害症状不明显 | 
| 短时热处理[ | 55℃热水中浸泡5 min | 失重率、冷害指数降低 | 
| 短波紫外线结合热处理[ | 5 kJ/m2剂量辐射处理后置于37℃、 相对湿度90%的生物培养箱中处理12 h | 显著降低冷害程度,延缓活性氧积累造成的膜质过氧化 | 
| 混合施用茉莉酸甲酯和一氧化氮[ | 喷洒10 mmol/L茉莉酸甲酯和1 mmol/L硝普钠 | 减少H2O2产生,减轻细胞损伤 | 
| 外源褪黑素处理[ | 100 μmol/L褪黑素溶液中浸泡30 min | 抑制活性氧积累,保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 | 
| 方法 | 处理 | 保鲜效果 | 
|---|---|---|
| 超声波处理+气调贮藏[ | 200 W超声10 min, 5% O2+2% CO2+93% N2 | 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细胞壁完整性 | 
| 壳聚糖涂层+激光诱导微孔气调[ | 4.5%复合涂层,9.8% O2+10.3% CO2 | 在贮藏第15 d,失重率仅为4.1%, 并抑制风味降解 | 
| 壳聚糖柠檬烯包衣+气调包装[ | 0.5%壳聚糖+0.3%柠檬烯溶液浸泡1 min 10% O2+5% CO2 | 抑制真菌生长减少腐烂 | 
| 壳聚糖包衣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气调包装[ | 空气基:79% N2+20.9% O2+0.03% CO2 氮基:79% N2+3% O2+18% CO2 氩基:79% Ar+3% O2+18% CO2 | 壳聚糖涂层与氩基气调包装效果最好, 可延长鲜切黄瓜12 d货架期 | 
| 方法 | 处理 | 保鲜效果 | 
|---|---|---|
| 超声波处理+气调贮藏[ | 200 W超声10 min, 5% O2+2% CO2+93% N2 | 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细胞壁完整性 | 
| 壳聚糖涂层+激光诱导微孔气调[ | 4.5%复合涂层,9.8% O2+10.3% CO2 | 在贮藏第15 d,失重率仅为4.1%, 并抑制风味降解 | 
| 壳聚糖柠檬烯包衣+气调包装[ | 0.5%壳聚糖+0.3%柠檬烯溶液浸泡1 min 10% O2+5% CO2 | 抑制真菌生长减少腐烂 | 
| 壳聚糖包衣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气调包装[ | 空气基:79% N2+20.9% O2+0.03% CO2 氮基:79% N2+3% O2+18% CO2 氩基:79% Ar+3% O2+18% CO2 | 壳聚糖涂层与氩基气调包装效果最好, 可延长鲜切黄瓜12 d货架期 | 
| 可食性涂膜材料 | 保鲜效果 | 
|---|---|
| 1%壳聚糖+1%抗菌肽[ | 降低失水率,保持硬度 | 
| 6%魔芋葡甘聚糖+4%藏红花花瓣提取物[ | 降低微生物含量,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 | 
| 1%羧甲基纤维素+30%芦荟凝胶[ | 15℃下可保存20 d | 
| 柠檬酸改性淀粉+明胶[ | 货架期延长至16 d | 
| 可食性涂膜材料 | 保鲜效果 | 
|---|---|
| 1%壳聚糖+1%抗菌肽[ | 降低失水率,保持硬度 | 
| 6%魔芋葡甘聚糖+4%藏红花花瓣提取物[ | 降低微生物含量,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 | 
| 1%羧甲基纤维素+30%芦荟凝胶[ | 15℃下可保存20 d | 
| 柠檬酸改性淀粉+明胶[ | 货架期延长至16 d | 
| [1] | 赵维琦, 孟赞, 董斌, 等. 采用真空预冷处理提升西兰花贮藏品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9):213-218. | 
| [2] | doi: 10.1016/j.postharvbio.2004.11.008 URL | 
| [3] | doi: 10.1016/j.postharvbio.2008.12.006 URL | 
| [4] | 蒋天梅, 殷学仁, 王平, 等. 乙烯调控非跃变型果实成熟衰老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 2011, 38(2):371-378. | 
| [5] | doi: 10.1016/j.postharvbio.2007.06.011 URL | 
| [6] | 黄展文, 李明娟, 游向荣, 等. 李果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 2021, 46(1):27-32. | 
| [7] | doi: 10.1016/j.postharvbio.2014.05.001 URL | 
| [8] | doi: 10.1016/j.lwt.2009.06.015 URL | 
| [9] | doi: 10.1016/j.postharvbio.2017.12.005 URL | 
| [10] | doi: 10.1016/j.postharvbio.2016.07.003 URL | 
| [11] | doi: S0740-0020(18)31020-7 pmid: 31202414 | 
| [12] | 张慜, 刘倩.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 33(8):785-792. | 
| [13] | 史君彦, 王清, 王倩, 等. 不同温度对采后迷你黄瓜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30):10643-10645,10793. | 
| [14] | 赵昱瑄, 张敏, 姜雪, 等. 不同贮藏温度结合热处理对黄瓜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0, 47(6):1023-1030. | 
| [15] |  | 
| [16] | doi: 10.1016/j.postharvbio.2010.06.006 URL | 
| [17] | 赵昱瑄, 张敏, 姜雪, 等. 短时热处理对低温逆境下黄瓜不同部位的冷害及活性氧代谢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46(7):180-187. | 
| [18] | 郝佳诗, 王愈, 尹建云, 等. 短波紫外线结合热处理对黄瓜冷害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3):476-482. | 
| [19] | doi: 10.1016/j.postharvbio.2016.04.003 URL | 
| [20] | 辛丹丹. 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黄瓜采后品质影响机理及抗冷性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 
| [21] |  | 
| [22] | 魏亚博, 郑鄢燕, 赵晓燕, 等. 气调箱贮藏对鲜切黄瓜品质的影响及对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46(4):180-186. | 
| [23] | 郑鄢燕, 魏亚博, 王宇滨, 等. 气调贮藏对腐败菌引起的鲜切黄瓜品质、滋味和挥发性物质变化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5):252-261. | 
| [24] | doi: 10.1007/s11947-018-2102-9 URL | 
| [25] |  | 
| [26] | doi: 10.1007/s11694-018-9776-6 URL | 
| [27] |  | 
| [28] |  | 
| [29] | doi: 10.1016/j.postharvbio.2014.06.015 URL | 
| [30] | doi: 10.1111/j.1399-3054.1997.tb03063.x URL | 
| [31] |  | 
| [32] | 邓红军, 陈小红, 李萍, 等. 1-MCP处理对采后机械损伤黄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9):332-347. | 
| [33] | 沈丹, 陈汝财, 王明力, 等. 壳聚糖/纳米SiOx/单甘酯复合涂膜对黄瓜保鲜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12):164-166. | 
| [34] | 史君彦, 高丽朴, 左进华, 等. 纳米银保鲜膜包装对黄瓜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17, 38(1):109-112. | 
| [35] | 王伟伟, 杨福馨, 胡安华. 纳米TiO2保鲜包装纸的制备及其对迷你黄瓜保鲜效果的研究[J]. 包装工程, 2011, 32(19):18-21,58. | 
| [36] | 高欣, 郑华艳. 木霉菌涂膜材料对黄瓜保鲜期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16, 41(3):32-35. | 
| [37] | 林昱汐, 陈晨, 胡文忠, 等. 清洗处理及储藏温度对鲜切黄瓜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影响[J]. 现代园艺, 2015(17):3-5. | 
| [38] | 缪园欣, 朱雨树, 尹茜, 等. 可食性黄瓜膜的研制及性能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 42(7):147-151. | 
| [39] | doi: S0308-8146(19)30476-5 pmid: 30902283 | 
| [40] | 罗雪云, 吴晓彤, 谢颖思, 等. 抗菌肽壳聚糖复合膜对水果黄瓜的保鲜作用[J]. 现代食品科技, 2020, 36(7):142-149,330. | 
| [41] |  | 
| [42] |  | 
| [43] | doi: 10.1007/s13197-020-04685-y pmid: 33746251 | 
| [44] | 杨连战, 李言, 钱海峰, 等.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应用及抑菌机理研究现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 47(1):303-308. | 
| [45] | 张庆霞. 植物源防腐剂的抑菌机理及其在生鲜湿面保鲜中的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46(21):310-316. | 
| [46] | 陈建中, 葛水莲, 焦云红, 等. 黄花蒿提取物在黄瓜保鲜中的应用研究[J]. 北方园艺, 2013(1):169-171. | 
| [47] | 崔霞, 贾小丽, 乔利香, 等. 丹皮提取物对荷兰黄瓜保鲜的研究[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3, 20(4):75-81. | 
| [48] | 段翰英, 何永佳, 罗卓铭, 等. 中草药提取物在黄瓜保鲜上的应用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06(1):95-96. | 
| [49] |  | 
| [50] | 潘小军, 高阳, 翁甜. 植物精油对黄瓜贮藏效果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46(20):187-192. | 
| [1] | 仲秀娟, 吴传万, 顾大路, 杨文飞, 孙玉东, 罗德旭, 梁双林, 杜小凤. 采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淮安红椒室温贮藏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7): 122-127. | 
| [2] | 常希光,陈湘宁,许丽,周婧. 不同运输方式对生菜采后生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 150-154. | 
| [3] | 王连臻 任旭琴 蒋佳 李青 范张亮. 贮藏温度和壳聚糖姜蒜提取液对辣椒采后生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8): 230-233. | 
| [4] | 谢培荣,黄志乾,欧阳菊英. 低温贮藏对木洞杨梅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8): 118-121. | 
| [5] | 郑国华. 钙处理对枇杷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1): 117-122. | 
| [6] | 匡晓东,王聪田,向 敏,邓 玲,邓玉琼. 脱乙烯法处理对杨梅果实采后生理和保鲜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8): 247-251. | 
| [7] | 王安源,单国雷,马溶,赵冠艳,朱世东. 不同促成栽培草莓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11): 127-131. | 
| [8] | 吴传万,,杜小凤,王伟中,田兴军. 壳聚糖涂膜对蒲菜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8): 114-114. | 
| [9] | 贾培义,李春娇,董 丽. 乙烯抑制剂在采后观赏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2): 246-246. | 
| [10] | 李 敏,胡美姣,高兆银,杨凤珍. 芒果采后及贮藏生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8): 400-400. | 
| [11] | 李雪萍,陈维信. 番木瓜采后生理及品质控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3): 211-211. | 
| [12] | 常燕平,王如福,王国盛. 减压处理对梨枣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2): 196-196. | 
| [13] | 何燕文,梁和,韦剑锋,尹秀,区嘉蔚,韦冬萍. 采前喷施壳聚糖和高良姜溶液对龙眼采后耐贮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10): 81-81.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