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华蕾,袁筱萍,余汉勇,等. 我国水稻主栽品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07,(02):150-154. [2] 杨文毅,严红梅,董超,等. 不同地理来源水稻品种的SSR分子标记遗传相似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2):24-30.
 [3] 杨静,刘海英,钱春荣,等.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06):1-10.
 [4] 李红宇,侯昱铭,陈英华,等. 用SSR标记评估东北三省水稻推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水稻科学,2009,23(04):383-390.
 [5] 陈兆贵,邓汉超,赵淑平. 47份水稻品种资源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03):498-502.
 [6] 马静,孙建昌,王兴盛,等. 宁夏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05):929-934.
 [7] 王才林,邹江石,汤陵华,等. 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的古稻作[J]. 江苏农业学报,2000,(03):129-138.
 [8] 玄英实,姜文洙,刘宪虎,等. 中国东北地区水稻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02):206-212.
 [9] 孙健,王敬国,刘化龙,等. 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2011,(01):63-67.
 [10] 胡继银,蒋艾青. 越南杂交水稻现状及发展对策[J]. 杂交水稻,2010,25(05):84-88.
 [11] 顾根宝,郭军,郑尚杰,等. 越南杂交水稻品种及其生产[J]. 江苏农业科学,2002,(01):10-12.
 [12] 徐大勇,钟环,周峰,等. 中粳水稻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Ⅲ.不同时期育成品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2011,23(01):8-14.
 [13] 王洋,郭媛,洪德林. 水稻幼苗耐缺氧能力的QTL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10,24(01):18-24.
 [14] 张军,赵团结,盖钧镒.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群体遗传结构分化和亚群特异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06):1901-1910.
 [15] 吕广磊,蔺忠龙,白现广,等. 云南栽培稻种SSR遗传多样性比较[J]. 植物学报,2009,44(04):457-463.
 [16] 郝伟,张旭,徐正进等. 东北三省水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SR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8,(04):18-24.
 [17]	江云珠,汤圣祥,余汉勇,等. 利用SSR标记对中国水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和品种分类的研究[J]. 中国稻米,2010,16(04):19-24.
 [18]	陈世龙,柏芸,李敏,等. 中国栽培稻起源地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2013,19(03):1-3.
 [19]	匡达人. 长江中游的稻作起源及其发展[J]. 中国农史,1996,(03):29-32.
 [20]	严文明. 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J]. 农业考古,1989,(02):7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