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晓光, 瞿文洁, 刘春阁, 吴鹏, 王荣焕, 冯培煜, 陕红, 史桂清, 冷燕, 成广雷. 国审玉米新品种‘MC278’的选育、不同生态区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5): 17-21. |
[2] |
刘新月, 刘莉, 张松令, 卫云宗. 抗寒节水高产国审小麦新品种‘临旱8号’选育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2): 11-16. |
[3] |
赵鹏涛, 赵小光, 翟周平, 罗红炼, 李龙华, 张耀文. ‘稷紫黑麦9号’的选育与性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1): 1-5. |
[4] |
黄文昌,曹景林,程君奇,吴成林,李亚培,王毅,张俊杰. 白肋烟新品种‘鄂烟216’的选育及其特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0): 40-46. |
[5] |
郑向阳,栗建枝,王国平,成 锴,赵太存,韩雪芳,冯书琴. 山西省玉米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性状差异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6): 68-74. |
[6] |
何俊龙,杨宗林,杨志国,赵世钦,李炳泽,王彦楠,蒋自立. 松针堆肥潜在价值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6): 165-169. |
[7] |
田世刚,赵继献 沈奇. 优质杂交油菜 ‘臻油89’ 特征特性及轻简高效(机播机收)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7): 126-131. |
[8] |
李秀绒,柴永峰,赵智勇,孙来虎,姚景珍,毕红园,席吉龙. 运旱号强筋抗旱丰产系列小麦品种选育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2): 29-35. |
[9] |
胡万星. ‘闽恢 3301’ 系列杂交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4): 141-146. |
[10] |
管恩相 唐海燕 姜守全 李厚荣 杨连勇 管 锋. 常规早籼新品种湘早籼46号主要特征特性及产量结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13): 161-163. |
[11] |
曹新国,胡 锋,王美琴,唐小马. 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中籼组合两优6326 特征特性及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9): 222-225. |
[12] |
兰华雄,张振华,吴厚雄,徐淑英,林金虎,陈世建,马益虎,彭玉林.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奥龙1S的育性特征特性与利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7): 169-174. |
[13] |
方珊茹,蔡巨广,钟金寿,郑燕梅,张 丹,赵明富. 两优2186制种中亲本的特征特性观察[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8): 216-216. |
[14] |
刘伟明. 两优培九在浙江台州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8): 162-162. |
[15] |
倪建福,贠振新,王自忠.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会宁18号选育及推广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4): 132-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