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13): 79-86.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842
        
               		黄桂芳1( ), 魏祥涛2, 李林蔚2, 梁介宁2, 白伟浩2, 葛长字2
), 魏祥涛2, 李林蔚2, 梁介宁2, 白伟浩2, 葛长字2
                  
        
        
        
        
    
收稿日期:2022-10-10
									
				
											修回日期:2023-01-31
									
				
									
				
											出版日期:2023-05-05
									
				
											发布日期:2023-04-27
									
			通讯作者:
					黄桂芳,男,1972年出生,福建莆田人,副研究员,学士,研究方向:海洋环境影响评价。通信地址:361013 厦门市东渡海山路7号,Tel:0592-5678578,E-mail:作者简介:黄桂芳,男,1972年出生,福建莆田人,副研究员,学士,研究方向:海洋环境影响评价。通信地址:361013 厦门市东渡海山路7号,Tel:0592-5678578,E-mail:435517761@qq.com。
基金资助:
        
               		HUANG  Guifang1( ), WEI  Xiangtao2, LI  Linwei2, LIANG  Jiening2, BAI  Weihao2, GE  Changzi2
), WEI  Xiangtao2, LI  Linwei2, LIANG  Jiening2, BAI  Weihao2, GE  Changzi2
			  
			
			
			
                
        
    
Received:2022-10-10
									
				
											Revised:2023-01-31
									
				
									
				
											Online:2023-05-05
									
				
											Published:2023-04-27
									
			摘要:
生源要素磷的生态功能受其赋存形态影响,金属阳离子和DO影响其赋存形态转化,故推断渔药CuSO4和CaO2影响磷的赋存形态。为验证这一假说,分别在充气和不充气的条件下将海水和沉积物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0.35、0.70、1.05 mg/L的CuSO4和浓度为0、5.00、35.00、50.00 mg/L的CaO2中,21 d后测定上覆海水和间隙水的总磷(TP)、活性磷酸盐(IP)浓度,沉积物中的总磷(TP)、盐酸可浸取态磷(HCl-P)、可交换态磷(Ex-P)含量。结果表明:充气时,CuSO4降低上覆水IP浓度和沉积物TP含量,增加沉积物Ex-P含量;不充气时,CuSO4降低上覆水TP浓度和沉积物TP、Ex-P含量,增加间隙水IP浓度;充气时,过氧化钙降低上覆水IP、TP浓度,增加沉积物HCl-P和Ex-P含量;不充气时,过氧化钙降低上覆水TP浓度,增加间隙水IP浓度和沉积物Ex-P含量。因此,CuSO4和CaO2将水体中磷封存于沉积物,有降低水体IP的潜力。
黄桂芳, 魏祥涛, 李林蔚, 梁介宁, 白伟浩, 葛长字. 硫酸铜和过氧化钙对海水及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3): 79-86.
HUANG Guifang, WEI Xiangtao, LI Linwei, LIANG Jiening, BAI Weihao, GE Changzi. Effects of CuSO4 and CaO2 on the Forms of Phosphorus in Seawater and Sediment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13): 79-86.
| [1] | doi: 10.1016/j.jes.2018.05.010 URL | 
| [2] | 李惠英, 朱永官. 不同磷锌施肥量对大麦产量及其吸收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4:55-57. | 
| [3] | doi: 10.1016/j.ecss.2022.107749 URL | 
| [4] | doi: 10.1016/j.watres.2021.117025 URL | 
| [5] | 罗民波, 刘峰. 南黄海浒苔绿潮的发生过程及关键要素研究进展[J]. 海洋渔业, 2015, 37(6):570-574. | 
| [6] | doi: 10.1016/0043-1354(84)90275-6 URL | 
| [7] | 郭卫东, 章小明, 杨逸萍, 等. 中国近岸海域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J]. 台湾海峡, 1998, 17(1):64-70. | 
| [8] |  | 
| [9] | 李晓瞳, 刘泽辉, 张菊, 等. 东平湖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 土壤通报, 2021, 52(1):62-67. | 
| [10] | 朱广伟, 秦伯强, 高光, 等.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与水相磷的关系[J].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3:381-388. | 
| [11] |  | 
| [12] | 侯诒然, 高勤峰, 董双林, 等. 不同规格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7, 47(9):36-45. | 
| [13] | 刘峰, 高云芳, 王立欣, 等. 水域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和分布的研究进展[J]. 水生态学杂志, 2011, 32(4):137-144. | 
| [14] | 叶金明, 杨显祥, 姜增华, 等. 国内渔药使用现状、问题及合理化建议[J]. 中国水产, 2007, 5:65-69. | 
| [15] | doi: S0025-326X(16)31001-3 pmid: 27979616 | 
| [16] | 国家质量监督局. 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 
| [17] | 黄正,  | 
| [18] | 刘敏琴. 阳离子对溶解性有机质在水铁矿上吸附分馏的影响[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 [19] | 林进南. 利用硫酸亚铁去除污水中的磷酸盐[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 
| [20] | 张大庚, 贺云龙, 栗杰, 等. 施磷肥对土壤中Ca2+吸持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6):229-233. | 
| [21] | 卢少勇, 金相灿, 余刚. 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J]. 生态环境, 2006, 15(2):391-396. | 
| [22] | 刘小宁. 金属氧化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水相中磷酸盐的性能和机理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 [23] | 梁继东, 周启星, 孙铁珩.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性能改进分析[J]. 生态学杂志, 2003, 22(2):49-55. | 
| [24] | 缪柳, 洪俊明, 林冰. 络合硫酸铜除藻剂应急治理水华对水质及鱼类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 27(5):63-66. | 
| [25] | 郑友平, 林亲铁, 姜洁如, 等. 过氧化钙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17, 48(5):1275-1280. | 
| [26] | 崔键, 杜易, 丁程成, 等. 中国湖泊水体磷的赋存形态及污染治理措施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3):621-633.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2.03.021 | 
| [27] | 郭志勇, 李晓晨, 王超, 等. pH值对玄武湖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及形态分布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3):873-877. | 
| [28] | 葛长字, 曹禹墨, 柳文爽, 等. 外源性钙对沉积物中生物活性磷赋存形态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101-10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70035 | 
| [29] | doi: 10.1016/S0043-1354(99)00375-9 URL | 
| [30] | 安敏, 文威, 孙淑娟, 等. pH和盐度对海河干流表层沉积物吸附解吸磷(P)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12):2616-2622. | 
| [31] | 李楠, 单保庆, 张洪, 等. 沉积物中有机磷在pH和温度影响下的矿化机制[J]. 环境科学, 2011, 32(4):1008-1014. | 
| [32] |  | 
| [33] | doi: 10.1111/jawr.1984.20.issue-6 URL | 
| [34] | pmid: 12442786 | 
| [35] |  | 
| [36] | 王春德, 齐翠红, 李朝霞. 过氧化钙的净水增氧效果评估[J]. 生命科学研究, 2012, 16(4):345-349. | 
| [37] | 单德鑫, 李淑芹, 许景钢. 好氧堆肥对难溶性磷转化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1):146-150. | 
| [38] | 葛长字, 王旭阳, 李佳顺, 等. 沉积物中生物活性磷赋存形态对耗氧有机物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6):85-8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70106 | 
| [39] | 宋金明. 黄河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可转化的磷[J]. 海洋科学, 2000, 7:42-45,56. | 
| [40] | 石晓勇, 史致丽. 黄河口磷酸盐缓冲机制的探讨[J]. 海洋与湖沼, 1999, 30(2):192-198. | 
| [41] | 安敏, 文威, 孙淑娟, 等. pH和盐度对海河干流表层沉积物吸附解吸磷(P)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12):2616-2622. | 
| [42] | 黄慧倩, 胡浩鹏, 杨斌, 等. 亚热带海湾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析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23, 36(2):363-372. | 
| [43] | 王贺, 路敏, 李苓, 等. 中国东海陆架海域柱状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J]. 海洋湖沼通报, 2019(4):72-80. | 
| [1] | 涂玉婷, 黄继川, 吴雪娜, 廖伟杰, 彭智平. 生物炭-过氧化钙复合颗粒缓解番茄幼苗酚酸化感胁迫效应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8): 39-47. | 
| [2] | 高怀骏, 陆庆楠, 庄铁钢, 邹淇炀, 许沥. 氮磷浓度变化下粉绿狐尾藻的生长规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 66-72. | 
| [3] | 葛长字,王旭阳,李佳顺,张玉群,刘丽晓. 沉积物中生物活性磷赋存形态对耗氧有机物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6): 85-89. | 
| [4] | 葛长字,曹禹墨,柳文爽,张玉群,刘丽晓. 外源性钙对沉积物中生物活性磷赋存形态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 101-105. | 
| [5] | 褚瑶瑶,张 艳,崔正国,陈聚法. 威海近海人工鱼礁区沉积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与沉积物质量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 99-105. | 
| [6] | 桂平婧,王 丰,李善朴,王虓阳,邹立扣,申 琼,樊玉良,范良千. 四川省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评价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8): 152-162. | 
| [7] | 李志波. 江苏和云南两地罗非鱼养殖池塘沉积物总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关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3): 188-192. | 
| [8] | 汪庆兵 张建锋 刘光彦 陈光才 潘春霞 吴灏. 人工湿地系统对农业面源污染TN/TP的消减作用——以安吉县深溪河小流域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3): 197-204. | 
| [9] | 梅景良,黄一帆,陈文列. 中药制剂对欧鳗实验性肝病保护作用的超微病理学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6): 468-468. | 
| [10] | 李桂荣,赵宝平,胡跃高,程方民,曾昭海,赵宁春. 不同灌溉条件下燕麦籽粒植酸、总磷、蛋白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12): 103-103. | 
| [11] | 李青旺,胡建宏,王立强,李永鹏,刘永魁,昝林森. 利用硫酸铜液早期妊娠诊断母牛技术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6): 1-1.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