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学祥, 景茂峰, 苏贤岩, 迟雨, 陈浩梁, 钟永志, 叶正和. 根瘤菌对草地贪夜蛾的趋避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9): 128-132. |
[2] |
陈莹, 吴繁琦, 耿业业, 白钰, 王桂荣, 杨慧婕, 孙志蓉.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根瘤固氮对豆科植物影响研究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35-43. |
[3] |
吴曼, 孟翠萍, 梁海燕, 杨丽玉, 吴琪, 慈敦伟, 郑永美, 李新国. 国内外根瘤菌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 155-164. |
[4] |
吴文彦, 程智超, 李梦莎, 隋心, 曾宪楠.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根瘤菌发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9): 109-117. |
[5] |
崔凤娟, 王振国, 徐庆全, 李默, 李岩, 邓志兰. 种子引发对碱胁迫下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7): 16-21. |
[6] |
刘荣林, 蔡柏岩, 葛菁萍. 丛枝菌根真菌、根瘤菌和解磷细菌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5): 22-27. |
[7] |
姚延轩, 接伟光, 杜燕, 赵冬梅, 阎秀峰. 根瘤菌的分类、鉴定及应用技术研究现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5): 100-105. |
[8] |
郝剑霞,王俊红,王梦亮,刘 雷,王星琳. 2种外源物质对大豆农艺性状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4): 27-33. |
[9] |
石 杰,高 宇,孙宇峰,张正海,刘淑霞,刘宇峰. 接种苜蓿中华根瘤菌SD101对提高国产紫花苜蓿结瘤数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3): 22-26. |
[10] |
王奎,潘亚莉,马文,赵慧君. 湖北襄阳白车轴草根瘤菌耐盐性和耐酸碱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5): 98-101. |
[11] |
刘亚柏,王润芳. 氮磷钾对红花草固氮根瘤菌生长及种植后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6): 220-225. |
[12] |
朱宝国,洪亚南,张春峰,贾会彬,郭 泰,孟庆英,王囡囡,匡恩俊. 根瘤菌及组合菌对大豆叶部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0): 92-95. |
[13] |
张爱媛,李淑敏,韩晓光,王 飞,王德江,郑成彧,刘彤彤. 根瘤菌与钼肥配施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1): 76-81. |
[14] |
程艳波 江锦锋 江炳志 曹亚琴 宋恩亮 牟英辉 年海. 甘蔗/菜用大豆间作条件下根瘤菌与大豆品种匹配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9): 84-88. |
[15] |
王易鹏1,刘晓云2. 分子标记在根瘤菌的运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5): 2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