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水产·渔业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大吻斜齿鲨基因组遗传资源调研分析
    刘晓茹, 李明僧, 张耀仁, 徐胜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 (28): 139-14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5-0473  
    摘要 + 27 )   HTML 1 )    PDF ( 1573KB )( 4 )   
    大吻斜齿鲨(Scoliodon macrorhynchos)是中国近海常见的软骨鱼类,近年来其种群资源持续衰退,已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物种。为深入了解该物种并为其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对其基因组遗传资源进行调研分析。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对大吻斜齿鲨基因组DNA序列进行测序,并利用重测序数据进行基因组初步组装和质量评估。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识别微卫星简单序列重复位点,并计算其相对丰度。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从头组装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将其与已发布的GenBank参考序列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变异位点,确定这些变异位点在基因组上的位置(蛋白质编码基因、tRNA基因、控制区),并分析非同义替换的情况。结果显示,大吻斜齿鲨基因组大小、杂合率、重复序列比例和GC含量分别为2991.63 Mb、0.46%、63.37%、44.34%。基因组初步组装长度为2482 Mb,scaffold N50为3342 bp。基于组装的基因组序列共识别出470542个微卫星位点,其相对丰度约为189.58个/Mb。从头组装获得的大吻斜齿鲨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为16693 bp,与已发布的GenBank参考序列一致。线粒体全序列比较分析共检测到19个变异位点,其中16个位于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位于tRNA基因、1个位于控制区。在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变异位点中,共有4个非同义替换位点,分别位于COIIIND4ND5Cyt b基因。本研究表明,大吻斜齿鲨基因组应为复杂型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显示,蛋白质编码基因区域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在线粒体关键功能基因(COIIIND4ND5Cyt b)中均检测到多个非同义替换位点,提示松散的净化选择可能是该物种线粒体基因组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本研究首次构建了大吻斜齿鲨的基因组草图,开发了大量微卫星标记,揭示了其线粒体基因组变异特征,为后续开展大吻斜齿鲨的种群遗传结构解析、适应性进化研究及制定针对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和分子工具。
    施肥对池塘水质、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及鲢鳙生长性能的影响
    吕沣铄, 陈铭, 董晓庆, 孔雨昕, 牛小天, 陈秀梅, 王桂芹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 (28): 146-15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5-0370  
    摘要 + 27 )   HTML 1 )    PDF ( 1654KB )( 7 )   
    为探讨施肥对池塘水质、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及鲢鳙生长性能的影响,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为试验对象,在池塘中施用复合肥C1、复合肥C2、有机肥C3、无机肥C4 4种不同组成的渔肥。通过测定池塘水质理化指标,分析浮游生物量及评估鲢鳙生长性能,比较4种渔肥的效果。结果表明,C2组池塘溶解氧含量显著高于C4组(P<0.05),C1和C2组池塘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C4组(P<0.05),C1、C2组池塘总硬度显著高于C3、C4组(P<0.05)。施肥8 d,C1、C2组池塘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显著高于C3、C4组(P<0.05),C3组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低于C4组(P<0.05)。施肥10 d,C1、C2组池塘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均显著高于C3、C4组(P<0.05),C3组池塘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显著高于C4组(P<0.05)。生长性能方面,C1、C2组鲢和鳙增重率及鲢肥满度显著高于C3、C4组(P<0.05);C1组鳙肥满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复合肥通过持续释放营养元素,构建了浮游生物-鱼类的良性物质循环,在维持水质稳定的同时,提升鱼类生产性能,其效果优于单一的无机肥和有机肥。在保持最佳养殖水质的条件下,C2组复合肥配比效果最佳。
    连云港地区养殖池塘水质监测与评价
    王政委, 于飞, 杨程, 路吉坤, 姜珊珊, 孙玉琦, 高焕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 (28): 155-16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5-0031  
    摘要 + 28 )   HTML 1 )    PDF ( 1346KB )( 5 )   

    为评估连云港地区养殖池塘的水质状况,于2022年5—12月对9个淡水养殖池塘和4个海水养殖池塘的水源水、塘口水、尾水进行采样分析,重点关注理化指标及变化趋势。研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养殖池塘塘口水、尾水的污染程度进行系统评估。监测结果表明,海水养殖池塘塘口水中,溶解无机氮(DIN)浓度在5—7月较高,而溶解无机磷(DIP)浓度在8月达到峰值。淡水养殖池塘塘口水中,总氮(TN)浓度整体较高,氨氮(NH4+-N)浓度在5月较高,总磷(TP)浓度则在8—10月显著上升。尾水水质分析显示,海水养殖池塘尾水的主要污染物是DIN,其中50.0%的尾水DIN浓度超过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的主要污染物是NH4+-N、TN,超过二级排放标准比例分别为25.0%、37.5%。基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37.5%的海水池塘和50.0%的淡水池塘塘口水处于中度和重度污染水平。总体而言,75.0%的调查池塘养殖尾水水质较为清洁,整体质量状况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