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翔, 周先林, 杨惠, 周新明, 张席军, 相富超. 不同玉米品种(系)在东北早熟春播区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4): 7-13. |
[2] |
孟静娇, 陈百翠, 李琰聪, 刘婷婷, 杨纪明. 区域试验中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综合分析与评判[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1): 11-18. |
[3] |
林坤,郭凤芝,葛振勇,刘凤洲,郭凌云,李思同,庞建新,曾勇,曹光. 鲁西南地区10个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6): 6-10. |
[4] |
郑飞,陈静,孔令杰,刘瑞响,陈艳萍,袁建华. 黄淮海南部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应用前景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3): 12-17. |
[5] |
杨进成,胡新洲,沈祥宏,李 祥,刘坚坚,施立安,黄彬彬,杨占忠,张云明,张玉荣,李红彦,安正云. 不同氮肥用量对免耕山地油菜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8): 11-16. |
[6] |
姚金保,张 鹏,马鸿翔. 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的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4): 1-6. |
[7] |
魏锋,马毅,洪德峰,马俊峰,张学舜. 机收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34): 1-6. |
[8] |
刘永惠,陈志德. 江苏花生新品种鉴定和产量稳定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8): 11-15. |
[9] |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选育及性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7): 47-52. |
[10] |
傅晓艺,李彩华,赵彦坤,史占良,郭进考,何明琦. 小麦新品种石麦22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1): 38-43. |
[11] |
河南夏大豆区试新品种丰产稳产性评价分析,余永亮,梁慧珍,杨红旗,董薇,许兰杰,雒峰. 河南夏大豆区试新品种丰产稳产性评价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9): 99-104. |
[12] |
黄平俊 易建华 蒲文宣 孙在军 杨小年 张新要 刘万峰 宋卫武. 应用 AMMI模型分析烤烟品种的产量适宜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4): 168-172. |
[13] |
王志强 刘声锋 郭守金 于蓉 田梅 董瑞. 压砂地西瓜新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28): 169-172. |
[14] |
孙计平 李雪君 吴照辉 孙焕. 应用AMMI模型分析烤烟区试品种稳定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19): 263-267. |
[15] |
李伯群 余国东 周凤云 马强 廖敦秀 张丕辉 石有明 张继君 杨明. 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20): 166-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