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宝贤,谭德云,刘红光,等.我国蓖麻产业发展及其能源化利用的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0(1):22-24. [2] 吕相义,李军,毕万新.国内外蓖麻生产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推广,2003(6):22-23.
 [3] 郑鹭,祁建民,陈绍军,等.蓖麻遗传育种进展及其在生物能源与医药综合利用潜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109-112.
 [4] 董伟伟,周桂生,陆建飞,等.能源植物蓖麻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90-2291.
 [5] 王金芬,刘雪梅,王希英.土壤盐碱改良剂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53-4354.
 [6] 李宽意,刘正文,胡耀辉,等.影响盐碱地作物产量的土壤化学特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2(3):76-78.
 [7] 严兴初,赵应忠.特种油料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枝出版社,2001:112-124.
 [8] 李红玉,郭志强,王宏伟,等.蓖麻杂交种产业化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07(6):8-9.
 [9] 宋永贵,周亮,李晓东,等.滨海荒碱地区林果草综合整治改良模式[J].山东林业科技,2002(1):32-34.
 [10] 谢振江,李明顺,李新海,等.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2):28-32.
 [11] 王光明,谭德云,刘红光,等.淄蓖麻7号杂交种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J].山东农业科学,2012(5):121-122.
 [12] 张红菊,赵怀勇.蓖麻对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 2010(7):43-44,66.
 [13] 张宝贤,孙丽娟,刘红光,等.蓖麻杂交新品种丰产性及稳定性试验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3):126-128.
 [14] 张宝贤,谭德云,刘红光,等.蓖麻种植及其能源化利用的探讨[J].现代农业研究,2009(11):5-7.
 [15] 梁康径,林文雄,王雪仁,等.水稻茎秆抗倒性的遗传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0,15(3):9-15.
 [16] 杨涛,李加纳,唐章林,等.三种评价品种稳定性方法的比较[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1):28-31.
 [17] 周以飞,黄华康.作物品种试验与统计分析[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4:397-404.
 [18] 王文静,刘志刚,任林昌,等.蓖麻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02,1:17-18.
 [19] 于荣,袁怀民.黄河宁夏灌区栽培蓖麻优化施肥技术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学,2010(1):57-58.
 [20] 王光明.蓖麻育种与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科枝出版社,2013: 263-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