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林汝法, 柴岩, 等. 中国小杂粮 [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 2002. [2] 肖志刚,S申德超.S淀粉糖浆的挤压酶解技术[J].S农业机械学报S2008,S39(12):S112-117.
 [3] 薛茂云. 高温型α –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生产麦芽糊精工艺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0, 35 (8): 53-58.
 [4] S徐良增,S许时婴,S杨瑞金.S浅述麦芽糊精[J].S食品科学,S2001,S22(5):S87-90.
 [5] 卢义成. 麦芽糊精产品的性能及应用[J].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6, 10: 34-36.
 [6] 黄玉新, 张金云, 万振平, 等. 木薯淀粉与玉米淀粉用于生产淀粉糖浆的对比研究[J]. 食品工程, 2013, (2) : 21-25.
 [7] 黄丹. 玉米淀粉转化麦芽糖浆的研究[J]. 吉林农业, 2013, 04: 68.
 [8] 郭俊珍, 王泽南, 张书光, 等. 碎米酶法制备高麦芽糖浆的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 2009, 30(24): 148-151.
 [9] 亢潘潘, 胡秋林. 酶-酶联用液化法制备小麦淀粉麦芽糖浆的工艺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12, 31(1): 8-17.
 [10] 易翠屏, 蔡吉祥, 刘瑞兴. 大米淀粉制备麦芽糖浆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10, 31(24): 24-27.
 [11] 陈延登, 林夕慧. 大米糖浆制造及应用[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5, 33(5): 576-578.
 [12] 马力, 李新华, 路飞, 等. 小米淀粉与玉米淀粉糊性质比较研究[J]. 粮食与油脂, 2005, 2: 22-25.
 [13] Kumari S K, Thayumanavan B. Characterization of starches of proso, foxtail, barnyard, kodo, and little millets[J].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1998, 53(1): 47-56.
 [14] Vasanthan T, Bhatty R 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mall-and large-granule starches of waxy, regular, and high-amylose barleys[J]. Cereal Chemistry, 1996, 73(2): 199-207.
 [15]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1305—2007 谷物及谷物制品水分的测定常规法[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16]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2510—2008 谷物、豆类及副产品灰分含量的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17]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2510—2008 粮食中粗纤维素含量测定介质过滤法[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18]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5515-8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19]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5512—2008 粮食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20]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5514-2008 粮食、油料中淀粉含量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21]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0885-2007 葡萄糖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22] S沈文胜,S吴小燕.S高温型α–淀粉酶制取麦芽糊精工艺条件的优化[J].S粮食与食品科学,S2006,13(6):29-37.
 [23] 马申嫣, 范大明,S王丽云,S等.S大米淀粉制备工艺对其糊化特性和粒度分布的影响[J].S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S2012,S31(11):S1173-1179.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