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婷 . 城市化进程中的适度人口:一个文献综述及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 2013(11):14-19.
|
[2] |
王婷 . 适度人口测度与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J]. 人口与社会, 2017(2):75-77.
|
[3] |
韩枫 . 城镇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参保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京津冀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J]. 人口学刊, 2016,12(1):61-67.
|
[4] |
杨艳昭, 封志明, 赵延德 , 等. 中国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研究[J]. 地理研究, 2013,32(9):1668-1678.
|
[5] |
杨莉, 温勇, 徐铭东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青海省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 西北人口, 2014(2):35-39.
|
[6] |
陈志光 . 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4):147-156.
|
[7] |
高焕才, 唐莉 . 关于人口承载力的文献综述[J]. 前沿探索, 2013(10):171-172.
|
[8] |
陈金泉, 王海仓, 陈云辉 . 生态足迹视角下区域适度人口容量预测——以赣州市为例[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7,38(1):38-40.
|
[9] |
张鹏, 李萍, 李文辉 . 基于适度人口容量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以广东省惠东市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27(8):166.
|
[10] |
严然 . 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4,6.
|
[11] |
巩芳霞 . 西宁市生态适度人口研究[D]. 西宁:青海师范大学, 2014,6.
|
[12] |
王德辉, 匡耀求 , 等. 河口三角洲地区宜居人口容量估算——以广州原南沙区为例[J]. 热带地理, 2015,35(2):154-161.
|
[13] |
薛英岚, 吴昊, 吴舜泽 , 等.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适度人口规模研究[J]. 环境保护学, 2016,42(1):1-4.
|
[14] |
林晓娟, 房世峰, 杜加强 , 等. 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北京市适度人口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19(11):1495-1503.
|
[15] |
李秀霞, 孟玫 . 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吉林省适度人口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28(10):3378-3384.
|
[16] |
王丰龙 . 中国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的探讨[J]. 城市观察, 2016(2):12-18.
|
[17] |
李定 . 陕西省人口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其适度性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4.
|
[18] |
董晓峰, 魏彦强 . 中国中西部河谷型城市人口容量研究——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3(23):4-7.
|
[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GB 137—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S]. 1991.
|
[20] |
匡耀求, 黄宁生, 李国敏 . 基于土地功能定位的区域人口容量估算模型研究[J]. 广东社会科学, 2014(5):13-21.
|
[21] |
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 . 城市地理学(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5-66.
|
[22] |
张进海, 张少明, 杨芳 . 宁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决策咨询报告[M]. 银川: 宁夏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 305-308.
|
[23] |
肖荣波, 丁琛 . 城市规划中人口空间分布模拟方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21(6):13-18.
|
[24] |
王国恩, 胡敏 . 城市容量研究的趋势与展望[J]. 城市问题, 2016(1):36-40.
|
[25] |
童玉芬, 马艳林 .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为例[J]. 北京社会科学, 2016(1):8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