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Vol. 37 ›› Issue (22): 28-34.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635
所属专题: 烟草种植与生产
陈小龙1(), 段卫东1, 张展2, 申洪涛2, 封幸兵3, 张留臣3, 邓小鹏4, 蔡永占5, 杨敏6, 黄飞燕6, 余磊6, 童文杰4(
), 尹光庭1(
)
Chen Xiaolong1(), Duan Weidong1, Zhang Zhan2, Shen Hongtao2, Feng Xingbing3, Zhang Liuchen3, Deng Xiaopeng4, Cai Yongzhan5, Yang Min6, Huang Feiyan6, Yu Lei6, Tong Wenjie4(
), Yin Guangting1(
)
摘要:
为揭示冬季烤烟烟叶生长后期致香成分的生成规律,改善冬季烤烟香气品质,以‘KRK26’上部烟叶(B2F)为材料,采用SDE(同时蒸馏萃取)-GC/MSD气质联用法对同一产区4个不同移栽期的相同栽培及初考条件下的烟叶致香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致香成分总量与感官评吸结果吻合度较好,可能对冬烟烟叶整体香气质量起基础作用;次年1月15日移栽处理(K3)新植二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且烤后烟叶评吸质量较优,显示新植二烯含量可能对冬烟烟叶整体香气质量起主导作用;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中的大马士酮、香叶基丙酮、3-羟基大马酮及芳樟醇;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中的茄酮;美拉德反应产物中的糠醛、2,3-二氢呋喃、5-甲基-2-糠醛、3-甲基-2-(5H)-呋喃酮和2,3-二氢苯并呋喃;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中的苯甲醛、苯甲醇、苯乙醛、苯乙醇和吲哚;其他类致香物质中的2-乙酰呋喃、杜烯、棕榈酸甲酯、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棕榈酸等,可能是影响冬烟烤后烟叶香气质量的重要成分。研究结果可为云南冬烟栽培技术优化,改善冬烟烟叶香气品质及提高上部烟叶可利用性提供科学依据。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