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20): 14-21.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565
廖德志1(), 陈明皋1, 吴际友1(
), 程勇1, 张珉1, 魏志恒1, 刘欲晓2, 单志毅3, 吴哲4
LIAO Dezhi1(), CHEN Minggao1, WU Jiyou1(
), CHENG Yong1, ZHANG Min1, WEI Zhiheng1, LIU Yuxiao2, SHAN Zhiyi3, WU Zhe4
摘要:
樟树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和绿化树种,目前营造的樟树人工林普遍存在林分生长参差不齐、生长较慢、出材率不高等问题。改善樟树人工林林分结构,提高林分生产力,培育樟树大径材已经成为目前樟树人工林培育和改造的主要任务。以16年生的樟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建立9个20 m×30 m的固定样地,按照样地内立木总株数开展强度间伐(间伐40%)、轻度间伐(间伐20%)和对照组(不间伐)3组间伐试验,伐取解析木分析樟树人工林生长过程,探讨间伐前后樟树林分径级结构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轻度间伐与强度间伐的试验样地,间伐生长2年后年,平均单株胸径年增长量分别为1.18 cm、1.42 cm,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间伐前;间伐后各试验样地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年增量均为0.5 m左右,但冠幅生长则显示出显著差异,强度间伐样地的单株平均冠幅达3.8 m,高出对照组31%。(2)分析3组样地的林分径级结构发现,样地内的被压木生长势明显不足,大约有25%的下层林分(胸径小于 12 cm)胸径基本没有增长;而强度间伐样地胸径20 cm以上的林木数量大幅度增加,达到了420株/hm2,样地内占比47.7%,轻度间伐则为285株/hm2,占比26.3%,而对照组仅为165株/hm2,占比11.9%。(3)比较分析了3组样地的林分蓄积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轻度间伐和强度间伐的样地内蓄积年生长量达到了21.91 m3/hm2和25.50 m3/hm2,显著高于不间伐样地的18.34 m3/hm2。通过实施40%的强度间伐实现了樟树中龄林林分整体增长,林分胸径、材积的增长速率相比于不间伐林分显著提高;同时分析数据发现不间伐林分中的被压木生长势不足,不仅自身生长停滞更会影响整个林分的生长;间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林木间的竞争,增加林内光照,改善了林分卫生条件,为保留木创造了更多的养分和生长空间,从而促进了林分的生长。但间伐所带生长势恢复时效以及间伐频率有待进一步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