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许自成, 黄平俊, 苏富强, 等.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内在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3(11):13-17. | 
																													
																						| [2] | 梁斌, 蔚应俊, 周应兵. 烤烟上部叶滞销的原因及农业生产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30(2):285-286. | 
																													
																						| [3] | 朱尊权. 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是促“卷烟上水平”的重要措施[J]. 烟草科技, 2010(6):5-9,31. | 
																													
																						| [4] | 叶晓青. 定向型特色烤烟生产理论与实践[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1:33. | 
																													
																						| [5] | 王军, 丁效东, 何振峰, 等. 广东南雄烟区植烟土壤肥力特征及综合评价[J]. 中国烟草科学, 2015, 36(6):30-36. | 
																													
																						| [6] | 李敏. 广东烟区土壤养分状况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2):699-700,752. | 
																													
																						| [7] | 何伟, 郭大仰, 李永智, 等. 形成灰色烤烟的原因及机理[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3(2):167-169. | 
																													
																						| [8] | 任广志, 陈征, 黄海棠, 等. 生态条件、栽培调制措施、烘烤工艺对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6):73-78. | 
																													
																						| [9] | 韦建玉, 王军, 邹凯, 等. 硼对烤烟硼、钾积累及碳氮代谢的影响[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7(4):317-321. | 
																													
																						| [10] | 谭子笛, 郭鸿雁, 陈建军, 等. 不同播期对烤烟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5):556-560. | 
																													
																						| [11] | 张金霖, 陈建军, 吕永华, 等. 驳枝对早花烟草成熟期间叶中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42(6):1045-1049. | 
																													
																						| [12] | 徐雨, 周国荣, 李淮源, 等. 栽培措施对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影响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47(13):8-11. | 
																													
																						| [13]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教处. 戴冕烟草科技论文选集[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7:171-172. | 
																													
																						| [14] | 陈泽鹏, 王军, 丁效东, 等. 广东植烟土壤与配方施肥[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7:396-398. | 
																													
																						| [15] | 王军, 谢玉华, 王全, 等. 广东南雄烟区土壤氮素矿化特征及烟株对氮素的吸收和累积规律[J]. 烟草科技, 2016, 49(5):1-7. | 
																													
																						| [16] | 张永安, 周冀衡, 黄义德, 等. 我国上部烟叶可用性偏低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32(4):783-785,788. | 
																													
																						| [17] | 王威威, 席飞虎, 杨少峰, 等. 烟草烟碱合成代谢调控研究进展[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 25(2):247-249,261. | 
																													
																						| [18] | 王寒, 林锐锋, 彭琛, 等. 采收时间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J]. 烟草科技, 2013, 313(8):79-81,90. | 
																													
																						| [19] | 杨磊, 易克, 简永兴, 等. 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 2011, 25(1):71-75. | 
																													
																						| [20] | 王能如, 王东胜. 提高安徽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技术思路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29(2):247-249,261. | 
																													
																						| [21] | 刘天波, 段淑辉, 钟越峰, 等. 浏阳地区生态有机烟叶品种适应性筛选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6(10):18-20,23. | 
																													
																						| [22] | 仙立国, 黄一兰, 王松峰, 等. 烤烟品种翠碧一号上部叶适宜采收方式研究[J]. 中国烟草科学, 2020, 41(4):90-94. | 
																													
																						| [23] | 郭东锋, 钱益亮, 邵伏文, 等. 皖南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研究[J]. 中国烟草科学, 2015, 36(2):32-37. | 
																													
																						| [24] | 李宙文, 赵伟才, 李敏, 等. 基于“双喜”品牌需求的基地单元烤烟品种试验与选定[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6):16-18. | 
																													
																						| [25] | 梁红. 重庆植烟土壤肥力特征及评价[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4:63. | 
																													
																						| [26] | 石忠. 韶关烟草志[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3:91. | 
																													
																						| [27] | 谢晓斌, 陈永明, 王军, 等. 南雄烟区生态条件分析[J]. 中国烟草科学, 2014, 35(4):75-84. | 
																													
																						| [28] | 蔡雪姣, 陈建军, 吕永华, 等. 不同土壤类型烟叶组织结构及化学成分的差异比较[J].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25(6):1177-1182. | 
																													
																						| [29] | 朱大恒, 张闪闪, 莫骏坚, 等. 光强对湘南烟草生育后期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8):81-84. | 
																													
																						| [30] | 李祖良, 刘国顺, 腊贵晓, 等. 成熟期短时渍水胁迫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及主要碳、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2):175-179.  doi: 10.3969/j.issn.1000-7091.2012.02.033
 | 
																													
																						| [31] | 王军, 谢玉华, 刘兰, 等.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烤烟干物质积累与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4):33-3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70134
 | 
																													
																						| [32] | 张小全, 王军, 陈永明, 等. 广东南雄烟区主要气候因素与烤烟品质特点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20(3):75-80. | 
																													
																						| [33] | 王军, 丁效东, 罗静, 等. 南雄烟区气候条件与烟叶产量构成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7(3):54-61. | 
																													
																						| [34] | 高卫锴, 陈杰, 罗慧红, 等. 不同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及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33):48-50,53. | 
																													
																						| [35] | 顾学文, 王军, 谢玉华, 等. 种植密度与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2):258-264. | 
																													
																						| [36] | 周振超, 邓世媛, 钟俊周, 等. 不同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5):73-80,90. | 
																													
																						| [37] | 邓云龙, 孔光辉, 武锦坤. 云南烤烟中上部叶片含氮化合物代谢规律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3(1):65-70. | 
																													
																						| [38] | 王同朝, 刘作新, 高致明, 等. 分期追施钾肥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6(4):348-351. | 
																													
																						| [39] | 王军, 丁效东, 张士荣, 等. 不同碳氮比有机肥对沙泥田烤烟根际土壤碳氮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8):1280-1286.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08.004
 | 
																													
																						| [40] | 武雪萍, 钟秀明, 秦艳青, 等. 不同种类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6):1196-1201. | 
																													
																						| [41] | 李健忠, 薛立新, 朱金峰, 等. 打顶后喷施油菜素内酯和生长素对烤烟田间生长、碳氮代谢及烟叶品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11):1404-1412. | 
																													
																						| [42] | 李健忠, 薛立新, 朱金峰, 等. 赤霉素和萘乙酸互作对烤烟生长、碳氮代谢及烟叶品质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 2015(9):1473-1481. | 
																													
																						| [43] | 刘华山, 韩锦峰, 曾涛, 等. 烤烟喷施降减增钾制剂的生理效应及对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3):46-49.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5.03.012
 | 
																													
																						| [44] | 魏忠秋, 高强, 邓府, 等. 喷施微生物菌剂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6):15-16. | 
																													
																						| [45] | 简永兴, 杨磊, 董道竹, 等. 生长调节剂2,4-D灌施对烤烟上部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06(6):23-26. | 
																													
																						| [46] | 宫长荣, 刘霞, 宋朝鹏, 等. 影响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因素及提高其可用性的措施[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3):103-108. | 
																													
																						| [47] | 罗斐, 陆新莉, 李朝阳, 等. 打叶留顶对烤烟上部叶和根系养分、烟碱及其合成酶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7, 31(10):2023-2031.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17.10.2023
 | 
																													
																						| [48] | 李朝阳, 罗斐, 陆新莉, 等. 顶部调控技术对云烟85烟叶质量和比例结构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45(2):1-6. | 
																													
																						| [49] | 余志虹, 陈建军, 林锐锋, 等. 不同打顶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3(4):429-433. | 
																													
																						| [50] | 凌寿军, 王军, 邱妙文, 等. 推迟采收对烤烟淀粉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 2001, 22(4):29-31. | 
																													
																						| [51] | 王行, 张敏坚, 何振峰. 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4):161-16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6040002
 | 
																													
																						| [52] | 蔡宪杰, 刘茂林, 谢德平, 等. 提高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技术研究[J]. 烟草科技, 2010(6):10-17. | 
																													
																						| [53] | 夏春, 赵锦超, 张明金, 等. 精益采收方式与成熟度对上部烟生理变化和感官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5):14-1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190900667
 | 
																													
																						| [54] | 王晓宾. 带茎烘烤对烤烟上部烟叶生理生化指标和品质的影响[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 
																													
																						| [55] | 余金恒, 代丽, 刘霞, 等. 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烘烤过程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4(2):210-215. | 
																													
																						| [56] | 宫长荣, 赵铭钦, 汪耀富, 等. 上部烟叶烘烤工艺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1997(8):13-15. | 
																													
																						| [57] | 张晓远, 毕庆文, 汪健, 等. 变黄期温湿度及持续时间对上部烟叶呼吸速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J]. 烟草科技, 2009(6):56-59. | 
																													
																						| [58] | 邱标仁, 林桂华, 沈焕梅, 等. 提高龙岩烟区上部叶可用性的途径[J]. 中国烟草科学, 2000, 21(2):16-18. | 
																													
																						| [59] | 刘腾江, 张荣春, 杨乘, 等. 不同变黄期时间对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5(1):7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