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军, 多吉扎西, 拉巴, 格桑卓玛, 洛松曲珍.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盐井葡萄生育期界定及气象条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103-106. |
[2] |
姚金保, 杨学明, 周淼平, 张鹏. 江苏省小麦参试品种(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15-19. |
[3] |
殷雪莲, 褚超, 白青华, 郭萍萍. 张掖制种玉米生长期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品质认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 71-77. |
[4] |
张建军, 刘红, 蒋小平, 李春元, 黄庆林, 张效瑕. 直播方式与播种量组合对水稻群体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5): 1-7. |
[5] |
陈敏, 郑曙峰, 徐道青, 刘小玲, 王维, 李淑英, 阚画春. 一次性减量施用缓控释肥对机采棉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4): 19-24. |
[6] |
苏利军. 鲜食甜玉米对比试验及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5): 7-12. |
[7] |
曾佳, 刘玲, 谭炎宁, 许可, 孙学武, 欧阳宁, 袁贵龙, 袁定阳, 段美娟. ‘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的混播制种效果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 1-6. |
[8] |
江陵杰, 董林林, 范鹏, 曹易繁, 周正萍, 沈新平, 陆长婴, 沈明星. 暗管排水对规模农田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7): 105-111. |
[9] |
雷玉红, 王发科, 许学莲, 侯岳, 颜亮东, 李春晖, 梁志勇. 柴达木地区枸杞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模型构建[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3): 89-93. |
[10] |
胡明芳, 赵振勇, 张科. 周年秸秆还田量对南方双季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4): 1-6. |
[11] |
刘涛, 王华玲, 吴伟, 余莉, 彭家清. 2018年十堰柑橘冻害气象条件分析及预防恢复措施[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4): 90-94. |
[12] |
陈冰, 罗有文, 陈观浩, 彭荣南, 马路金, 李国龙, 梁盛铭. 广东西南部水稻主要病虫发生气象规律及预测研究概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4): 113-117. |
[13] |
刘国栋, 张桂芝, 王爱玉, 赵红军, 赵金辉, 张晓洁, 陈兰. 品种和整枝方式对棉花产量及品质构成因素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3): 45-49. |
[14] |
洪德峰, 卫晓轶, 马俊峰, 马毅, 魏锋, 王稼苜, 张同庆, 程东祥, 唐振海, 郭全根, 王清昌, 彭东. 高密度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农艺特性、产量性状及耐密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8): 13-21. |
[15] |
尚媛媛, 郑奕, 宋丹, 夏晓玲. 遵义臭氧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 104-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