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玉朝,赵成义.景观生态学中的干扰问题小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2):89-93. [2] 陈利顶,傅伯杰.干扰的类型、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J].生态学报,2000,20(4):581-586. [3] 邓湘雯,文定元,邓声文.林火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其应用[J].火灾科学,2003,12(4):238-244. [4] 朱宇恩,成杰民.大明湖换水工程的景观干扰问题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3):26-28. [5] 张佳华,王长耀.沙漠化灾害的景观干扰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1997,6(3):105-111. [6] 郭泺,余世孝.泰山景观人为干扰的程度及其影响分析[J].山地学报,2005,23(3):367-373. [7] 田建文,赵旭阳.滹沱河岗黄段湿地人类活动影响评价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7,(2):19-21. [8] 肖化顺,付春风,张贵.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1):88-92. [9] 石强,李科林,廖科.景区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 福尔曼R,戈德罗恩M.景观生态学[M].肖笃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1] 王献博.关于景观的保护问题[J].农村生态环境,1995,11(2):53-55. [12] 刘小辉.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生态保护研究——以九寨沟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3):94-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