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29): 109-115.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906
收稿日期:
2022-11-08
修回日期:
2023-03-05
出版日期:
2023-10-15
发布日期:
2023-10-11
通讯作者:
杨益众,男,1960年出生,江苏人,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害虫IPM和昆虫生态学。通信地址:225400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E-mail:yzyang@yzu.edu.cn。
作者简介:
许淳皓,男,1998年出生,江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通信地址:225400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E-mail:292219648@qq.com。
基金资助:
XU Chunhao(), JING Tianxing, YANG Yizhong(
)
Received:
2022-11-08
Revised:
2023-03-05
Published-:
2023-10-15
Online:
2023-10-11
摘要:
蚜虫是一类世界性害虫,体型小、表体比大,其生长发育和暴发与环境湿度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表明,干旱胁迫对蚜虫的生活史、发育速率、迁飞特性、甚至繁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干旱胁迫还会通过激活寄主植物抗虫系统,影响蚜虫天敌的生长发育、寄生行为,进而对蚜虫的发生发展产生间接效应。为应对这些不利因素,蚜虫产生了包括渗透调节、表皮碳氢化合物合成以及相关酶系统在内的一系列抗旱机制。综述了干旱胁迫对蚜虫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以及蚜虫适应干旱的相关机制,为蚜虫的综合防控策略提供思路。
许淳皓, 景田兴, 杨益众. 蚜虫适应干旱的表现及相关机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9): 109-115.
XU Chunhao, JING Tianxing, YANG Yizhong.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Aphid Adaptation to Drought[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29): 109-115.
[1] |
许敬诚.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棉蚜危害监测方法研究与应用[D].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20.
|
[2] |
何海芳, 李珂, 张泽龙, 等. 植物病毒病动态及其介体研究概况[J]. 华中昆虫研究, 2020(16):3-21.
|
[3] |
解雅梅. 玉米蚜虫的发生规律及种群控制研究[D]. 扬州: 扬州大学, 2019.
|
[4] |
任海红, 任小俊, 刘学义. 大豆蚜虫的危害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41(21):163-165.
|
[5] |
赵惠燕, 汪世泽, 张文军, 等. 温度对萝卜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1990, 29(3):223-227.
|
[6] |
王佩玲, 张金, 高桂珍, 等. 多因子对棉蚜有翅蚜形成的影响[J]. 植物保护, 2014, 40(4):21-25.
|
[7] |
雷海霞. 次级共生菌Regiella insecticola和温度对麦长管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7.
|
[8] |
周文杰. 基于iOS的棉蚜虫害信息采集与主动服务系统研发[D].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16.
|
[9] |
|
[10] |
doi: 10.1016/j.jinsphys.2011.05.004 pmid: 21640726 |
[11] |
杨宇菁. 麦长管蚜对缺水胁迫的响应及机制[D].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
|
[12] |
常晓娜, 高慧璟, 陈法军, 等. 环境湿度和降雨对昆虫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8, 27(4):619-625.
|
[13] |
|
[14] |
doi: 10.1387/ijdb.072338gp URL |
[15] |
|
[16] |
|
[17] |
戴鹏. 不同干旱地区麦长管蚜对缺水胁迫的响应及其遗传基础[D].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
[18] |
doi: 10.1016/j.jinsphys.2007.02.018 URL |
[19] |
邱明生, 赵志模, 李隆术. 环境因子对角倍蚜秋迁蚜生殖和雌性蚜发育的影响[J]. 昆虫学报, 1999, 50(2):34-38.
|
[20] |
doi: 10.1007/BF00379790 pmid: 28311171 |
[21] |
doi: 10.1890/03-0352 URL |
[22] |
doi: 10.2307/3545270 URL |
[23] |
doi: 10.1111/afe.2012.14.issue-2 URL |
[24] |
doi: 10.1016/j.envexpbot.2007.11.014 URL |
[25] |
doi: 10.1021/jf901076h URL |
[26] |
马惠, 王琦, 赵鸣, 等. 非生物胁迫对棉花次生代谢及棉蚜种群消长的影响[J]. 棉花学报, 2016, 28(4):324-330.
|
[27] |
罗定, 杨亚军, 徐红星, 等. 植物干旱胁迫对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2, 34(2):229-253.
|
[28] |
何海芳, 李静静, 张泽龙, 等. 我国植物病毒病及其昆虫介体研究概况[J]. 华中昆虫研究, 2020(16):3-21.
|
[29] |
蓝江林, 贺福德. 温度、光周期和相对湿度对棉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Ashmead)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2(11):328-330.
|
[30] |
doi: 10.1093/jee/tow075 URL |
[31] |
葛银银, 王滨. 湿度对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虫草田间防治棉蚜效果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 38(1):172-179.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21.09.019 |
[32] |
施隆文. 棉蚜种群数量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J]. 江西农业科技, 2002, 30(2):35-36.
|
[33] |
李长锁, 于涵, 王欣, 等. 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大豆蚜发生及迁飞的影响[J]. 现代化农业, 2015, 37(6):1-2.
|
[34] |
程登发, 田喆, 李红梅, 等. 温度和湿度对麦长管蚜飞行能力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02, 53(1):80-85.
|
[35] |
doi: 10.1093/ee/37.2.301 URL |
[36] |
王晨. 干旱胁迫对棉花生理代谢及棉蚜种群发生的影响[D]. 扬州: 扬州大学, 2022.
|
[37] |
doi: 10.1093/glycob/cwu125 URL |
[38] |
doi: 10.1186/s12864-019-5547-y pmid: 30845906 |
[39] |
pmid: 16449374 |
[40] |
|
[41] |
左亚运, 李晓叶, 李玉婷, 等. 禾谷缢管蚜水通道蛋白基因RpAQP1的克隆、分子特性和表达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14, 41(6):657-664.
|
[42] |
doi: 10.1098/rsbl.2015.0154 URL |
[43] |
doi: 10.1016/j.ibmb.2008.08.008 pmid: 18983920 |
[44] |
任柯昱, 张帅, 雒珺瑜, 等. 棉蚜水通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C]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成都: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
[45] |
doi: 10.1016/j.ibmb.2016.07.010 URL |
[46] |
doi: 10.1016/j.ibmb.2013.12.002 URL |
[47] |
doi: 10.1016/j.ibmb.2016.07.006 URL |
[48] |
|
[49] |
doi: 10.1093/jee/toab240 URL |
[50] |
乔建文. 豌豆蚜表皮碳氢化合物合成和转运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1] |
陈楠. 豌豆蚜表皮碳氢化合物种内变异及CYP4G51基因调节其生物合成的研究[D].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
[52] |
doi: 10.1111/imb.v28.6 URL |
[53] |
doi: 10.1016/j.cbpa.2008.12.009 URL |
[54] |
doi: 10.1038/s41598-017-00081-3 |
[55] |
doi: 10.1002/ps.2017.73.issue-1 URL |
[56] |
刘旭明, 杨奇华. 游离脯氨酸在棉花品种抗蚜性中的作用[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1, 37(3):77-80.
|
[57] |
doi: 10.1021/jacs.9b06727 pmid: 31411463 |
[58] |
|
[59] |
doi: 10.1111/imb.v29.5 URL |
[60] |
doi: 10.3389/fphys.2019.00913 URL |
[1] | 温玉洁, 赵雅杰, 朱孔艳, 赵榕, 王猛, 乔益民, 包海柱, 高聚林. 向日葵抗旱自交系叶片转录组SNP位点信息挖掘[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9): 106-114. |
[2] | 胡柏耿, 李学洋, 孔海明, 孙莎莎, 王克秀, 胡建军, 何卫, 唐铭霞. 不同钙浓度对雾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9): 33-39. |
[3] | 杨小霞, 严加坤. 干旱胁迫对不同年代谷子苗期根系表型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7): 24-32. |
[4] | 黄文镜, 杨树华, 葛红, 寇亚平, 赵鑫, 贾瑞冬, 陈己任. AMF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7): 55-63. |
[5] | 郭文磊, 张纯, 张泰劼, 田兴山. 草甘膦抗性与敏感牛筋草生物型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9): 123-128. |
[6] | 刘可心, 王克秀, 唐铭霞, 何卫, 杨雯婷, 李萍, 胡建军. 施钾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氮磷钾积累分配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 51-56. |
[7] | 张伍, 黄文艳, 刘月炎, 王健健. 不同钾肥品种对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 57-62. |
[8] | 陈雪, 吉春容, 巴特尔·巴克, 胡启瑞, 杨明凤, 郭燕云, 刘爱琳. 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花铃期光合特征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9): 1-8. |
[9] | 王洋, 于森淼, 王旌扬, 宋海龙, 雷耀东, 张海燕, 刘波.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萱草的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9): 58-64. |
[10] | 周萍, 崔岭, 王海燕, 钱素菊, 崔亚坤, 陈艳萍, 袁建华. 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模式下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4): 1-5. |
[11] | 陈河竹, 祝进, 徐翔, 雷敏, 肖科军, 彭应力, 陆秋成, 蔡鹏, 房超, 李跃建, 蒲德强. 蚜虫减量饲喂对异色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4): 119-124. |
[12] | 陈丽丽, 赵康, 张漫, 徐宝梁, 芦娜, 杨春蕾, 刘佳爽, 戚星宇, 马毅. 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杂交F1代牛生长发育规律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0): 123-129. |
[13] | 孙歌, 接伟光, 胡崴, 张颖智, 乔巍, 魏丽娜, 姜怡彤, 白莉. 菌根真菌及菌根辅助细菌对农作物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9): 88-92. |
[14] | 邓裕帅, 王宇光, 於丽华, 耿贵. 水涝胁迫对不同土壤盐碱度下甜菜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18-23. |
[15] | 谷书杰, 钱禛锋, 娄永明, 沈庆庆, 普凤雅, 曾丹, 马豪, 何丽莲, 李富生. 接种内生菌对干旱胁迫下甘蔗的生理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42-4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