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蒋红娇, 赵慧艳, 林春雨, 梁晓宇, 马淑梅, 王洋. 大豆品种资源抗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1): 97-102. |
[2] |
吴艺飞, 丁茁荑, 周晓波, 欧阳娴, 张竹青. 菜薹根肿病显微观察及抗病性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7): 129-133. |
[3] |
杨腊英,郭立佳,刘磊,梁昌聪,王国芬,汪军,陈平亚,黄俊生.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SIX7基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 100-107. |
[4] |
史 宏. Jinf群体不同蛋白含量株系抗大豆孢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抗性分析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4): 76-84. |
[5] |
东保柱,陈贵红,赵君,景岚,李剑飞,周洪友. 新疆阿勒泰地区和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抗列当向日葵品种(系)的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 136-140. |
[6] |
刘春来,王爽,夏吉星,杨帆,李新民,孟庆林,张匀华. 黑龙江省核盘菌致病性分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5): 102-107. |
[7] |
李 宁,赵利民,鱼昭君,陈红红,惠麦侠. 大白菜品种对陕西省太白县根肿病的抗性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4): 173-176. |
[8] |
隋鹤,高增贵,庄敬华,薛春生,张小飞,赵柏霞. 寄主选择压力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致病性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4): 239-243. |
[9] |
王志愿. 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21): 250-255. |
[10] |
陈井生,李肖白,李泽宇,刘冰,于吉东,潘红丽.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分化与致病性变异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12): 261-265. |
[11] |
董 宇,段玉玺,陈立杰,王媛媛. 应县小黑豆与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互作关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6): 195-199. |
[12] |
李梅. 菜豆炭疽病菌致病力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6): 203-205. |
[13] |
李梅. 辽宁地区菜豆炭疽病生理小种初鉴报[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5): 236-237. |
[14] |
张金凤,蒋 锋,刘鹏飞,王晓明. 广东省甜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20): 249-252. |
[15] |
鄢洪海.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致病性分化及几种鉴定技术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8): 338-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