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纪坤, 王彬, 赵博文, 薛浩, 吴建民, 朱晓建, 王依欣, 赵海军, 韩赞平. 不同玉米种质材料植株与穗粒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9): 27-32. |
[2] |
刘晓航, 马树庆, 赵晶, 全虎杰, 邓奎才, 柴庆荣. 东北粳稻产量对孕穗期不同时段低温的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91-98. |
[3] |
钮力亚, 王伟伟, 张玉洁, 邹景伟, 王志, 陆莉, 王奉芝, 王伟, 于亮. 小麦品质性状及产量性状对馒头面条评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129-133. |
[4] |
张洪芬, 杨丽杰, 赵玉娟, 张峰. 陇东2020年“强凉夏”气候特征及对农业影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5): 117-123. |
[5] |
杨晓旭, 李梦娣, 刘大军, 冯国军, 刘畅. 外源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3): 34-38. |
[6] |
王因花, 孔雨光, 李庆华, 吴德军, 燕丽萍, 许涛, 鲁仪增, 翟国锋. 紫椴种子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9): 80-85. |
[7] |
丁明亮, 刘佳, 李绍祥, 杨忠慧, 白应文, 张艳军, 李宏生, 熊世安, 杨木军, 刘琨. 小麦新品种‘云麦110’产量和品质性状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4): 1-7. |
[8] |
陶正达, 李浩宇, 赵静娴, 王俊. 2019—2021年东山枇杷气候(气象)条件评价与对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3): 95-101. |
[9] |
程建梅, 赵树政, 杨美丽, 苏玉杰, 王帮太, 鹿红卫, 秦贵文. 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植株及籽粒相关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20-27. |
[10] |
陈思琪, 孙敬爽, 麻文俊, 王军辉, 赵曦阳, 胡瑞阳. 植物低温胁迫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7): 51-61. |
[11] |
孙佳平, 张福顺, 邳植, 周芹. 低温胁迫对甜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2): 26-32. |
[12] |
李建平, 刘玉汐, 高岩, 任景全, 孙月, 郭春明, 王靖. 灌浆初期低温对春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2): 7-12. |
[13] |
杨艺炜, 王家哲, 任平, 刘晨, 李明明, 李英梅. 低温胁迫对早春茬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0): 32-37. |
[14] |
于红梅, 袁华招, 关玲, 陈晓东, 唐山远, 王庆莲, 赵密珍. 低温贮藏对草莓苗的生理变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9): 35-41. |
[15] |
赵晶晶, 周浓, 郑殿峰. 低温胁迫对大豆花期叶片蔗糖代谢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9):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