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薛珠政, 卢和顶, 林建新, 等. 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J]. 玉米科学, 1999, 7(2):52-54.
|
[2] |
段民孝. 从农大108和郑单958中得到的玉米育种启示[J]. 玉米科学, 2005, 13(4):49-52.
|
[3] |
黄振喜, 王永军, 王空军, 等. 产量15000 kg·ha- 1以上夏玉米灌浆期间的光合特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9):1898-1906.
|
[4] |
刘伟, 张吉旺, 吕鹏, 等. 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1, 37(7):1301-1307.
|
[5] |
张向前, 白岚方, 路战远, 等. 种植密度对春玉米灌浆期光合特性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4):96-103.
|
[6] |
王铁固, 赵新亮, 张怀胜, 等. 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部性状及灌浆速率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40(3):75-78.
|
[7] |
王广福, 陈广周, 司雷勇, 等. 密植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相关性状研究[J]. 玉米科学, 2019, 27(3):88-94.
|
[8] |
邵帅, 王国宏, 樊勇, 等.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 2018(3):1-4.
|
[9] |
张吉旺, 胡昌浩, 王空军, 等. 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6):1126-1131.
|
[10] |
王磊, 高杰, 渠建洲, 等. 两种密度下不同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J]. 玉米科学, 2016, 24(2):136-141.
|
[11] |
张丽宏, 李新, 罗湘宁, 等. 不同类型玉米耐密性分析及对主要性状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23(3):36-39.
|
[12] |
李峰, 闫秋艳, 鲁晋秀, 等.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24(11):8-15.
|
[13] |
常程, 韩雷, 王延波, 等. 紧凑型玉米品种产量及光合指标对密度胁迫的反应[J]. 种子, 2015, 02(055):63-65.
|
[14] |
王霞, 王振华, 金益, 等.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05, 13(2):94-96.
|
[15] |
胡树平, 青格尔, 高聚林, 等. 密度对春玉米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北方农业学报, 2015, 43(2):1-4.
|
[16] |
陈传永, 董志强, 赵明, 等. 低温冷凉地区超高产春玉米群体生长分析研究[J]. 玉米科学, 2007, 15(3):75-79.
|
[17] |
王广福. 播期和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18] |
谢志涛. 种植密度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种子, 2014, 10(48):70-73.
|
[19] |
邰书静. 品种、 氮肥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20] |
黄兴辉.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15, 35(16):155-156.
|
[21] |
郑丽萍, 田森林, 李爱军, 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201-204.
|
[22] |
张宇. 不同平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叶部性状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11):1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