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韦泽秀, 彭君, 卓玛, 杨素涛, 边巴卓玛, 米玛更才. 几个高寒早熟青稞品种在浪卡子县的试种研究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6-12. |
[2] |
王红林, 左艳春, 严旭, 周晓康, 寇晶, 邓武明, 肖蔹, 宋稀, 代兵兵, 余青青, 杜周和. 6个双低油菜品系饲用性能比较及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动态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5): 134-142. |
[3] |
赵秋, 张新建, 宁晓光. 北方冬季绿肥适宜种植作物的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3): 50-54. |
[4] |
吴浩杰,周兴,鲁艳红,聂 军,廖育林,杨曾平,谢坚. 紫云英翻压对稻田土壤镉有效性及水稻镉积累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6): 105-111. |
[5] |
张郑伟,路运才. 低温对大白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3): 44-48. |
[6] |
文俊 陈建军 林锐锋 彭琛 李茂军 邓世媛 王维. 渍水胁迫对不同氮源供应下烤烟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7): 133-137. |
[7] |
丁明来 傅德龙 孙立涛. 水肥耦合条件与茶树生长关系组成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31): 137-141. |
[8] |
吴杏红 张国建 刘建香 郭云周 杨袁刚. 云南高原红壤旱地玉米磷效应试验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7): 86-91. |
[9] |
解婷婷 苏培玺. 荒漠绿洲不同种植方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3): 249-252. |
[10] |
陈小琴,,周健民,王火焰,杜昌文. 氮肥形态及氮钾施用措施对水稻生长
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6): 376-376. |
[11] |
mofang@cau.edu.cn. 不同玉米品种生物产量和营养物质产量的差异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5): 155-155. |
[12] |
hnhjcn@yahoo.com.cn. 中国木薯产业化的发展研究与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5): 421-421. |
[13] |
刘兆晔,于经川,杨久凯,江汝胜,王晓君. 小麦生物产量、收获指数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2): 182-182. |
[14] |
秦道珠,徐明岗,黄平娜,高菊生. 席草宽行窄株栽培法与产量结果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11): 128-128. |
[15] |
于天江,张 林,谷思玉,李 陶,鄂文弟,王振华. 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东青1号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11): 161-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