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6:12-21. [2]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Z].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1/27/c_1117916568.htm.2016-1-27.
 [3] 袁振宏,吴创之,马隆龙.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M].第1版.化学工业版社.2005:3-4.
 [4] 陈羚,赵立欣,董保成等.中国秸秆沼气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J].可再生能源,2010,(28)3:145-148.
 [5]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2014年度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EB/OL]. http://www.reea.agri.cn/.2016-01-05.
 [6] 薛亮,李谦,邓良伟,等.充分发挥沼气建设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2010,(8):4-7.
 [7] 吕文,王春峰,王国胜,等.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研究(1)[J].中国能源,2005,27(11):21-26.
 [8] 吕文,王春峰,王国胜,等.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研究(2)[J].中国能源,2005,27(12):29-33.
 [9] 赵军,王述洋.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与利用[J].太阳能学报,2008,29(1):90-94.
 [10] 王碧峰.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7):76-80.
 [11] 刘荣章,黄毅斌,翁伯琦等.农业循环经济与生物质能源开发策略[J].福建农业学报.2006,3:279-282.
 [12] 高文永.中国农业生物质能源评价与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2010.
 [13] 魏伟,张绪坤,祝树森,等.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概况及展望[J].农机化研究,2013,35(3):7-11.
 [14] 李景明,薛梅.中国沼气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可再生能源.2010,(28)3:3-5.
 [15] 李景明.浅析我国生物质能政策框架的现状与发展[J]. 农业科技管理,2008,27:11-14.
 [16] 李颖,孙永明,董仁杰等。中外沼气产业政策浅析[J].新能源进展.2014,2(6):413-422.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18]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联合推动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今年将支持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建设和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Z].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5-04/23/content_2852040.htm. 2015-04-23.
 [19] 郑鹏,高菲.政府主导型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后续服务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704-3705.
 [20] 农村沼气从小工程做成了大产业[Z].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6-02-19/doc-ifxprucu2998689.shtml.2016-2-29.
 [21] 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N].理论导报.2016,1:4-10.
 [22] 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
 [23]蔡亚庆,仇焕广,王金霞,等.我国农村户用沼气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五省调研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8):58-64.
 [24] 胡启春,汤晓玉,宁睿婷,等.与生猪产业发展联动的中国沼气工程建设现状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8):1-6.
 [25]李清林.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沼气,2012,30(1):52-57.
 [26] 贾康,苏京春.“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J].全球化.2016,3: 063-069.
 [27] 方淑荣.我国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农机化研究,2010,32(2):216-219.
 [28] 王飞,蔡亚庆,仇焕广. 中国沼气发展的现状、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184-189.
 [29] 吴进,李谦,宁睿婷,等.政府购买农村户用沼气管护服务案例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沼气,2015,(2):90-95.
 [30] 郑鹏,高菲. 政府主导型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后续服务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704-3705
 [31] 董仁杰,伯恩哈特.蓝宁阁.沼气工程与技术(第3卷)[M].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3:114-124.
 [32] 邓良伟.中德沼气工程比较[J].可再生能源,2008, 26( 1) : 110-114.
 [33] 党锋,毕于运,刘研萍,等.欧洲大中型沼气工程现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沼气,2014,(1):1:79-89.
 [34] 李爱香.浙江新能源产业系统评价及补贴政策建议[J].价值工程,2014,(32):23-27.
 [35] 陈子爱.沼气工程终端产品补贴方案构想. 中国沼气.2013,31(4):46-48.
 [36] 吴进,闵师界,朱立志等.养殖场沼气工程商业化集中供气补贴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4):269-273.
 [37]金碚.科学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J].理论导报.2016,3:29-31.
 [38] 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课题组.中国财政支农政策与体系的演变历程[J].当代农村财经.2016,3:9-23.
 [39] 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2-17.
 [40] 邓磊,杜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专题研究. 2015,(378)12:18-20.
 [41] 习近平.一手抓结构改革,一手抓补民生短板[N].解放日报,2016-03-09.
 [4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6-01/05/c_128595075.htm.
 [43] 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 2016,(157)3:2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