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发新, 宋晓波, 陈凌娜, 齐季, 徐永杰. 核桃物候期与叶、果表型可塑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49-54. |
[2] |
陈慧玲, 张新叶, 彭婵, 刘宗坤, 庞宏东, 刘炼, 杨彦伶. 13个药用石斛种质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 94-101. |
[3] |
娄仲山. 高寒草原针茅牧草花期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9): 129-134. |
[4] |
祁如英, 聂永喜, 钟存. 门源红柳物侯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3): 111-115. |
[5] |
曾少敏, 陈小明, 姜翠翠, 黄新忠. 梨周年无裙膜避雨栽培主要物候期潜在不利气象因子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2): 99-103. |
[6] |
王汗鑫, 张通, 张凌峰, 于明月, 李红姣. 不同桑椹品种、物候期及贮藏条件下白藜芦醇的差异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2): 55-61. |
[7] |
王彦平, 金磊, 高健, 王志春. 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西麓林牧交错带木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0): 29-37. |
[8] |
白宇轩, 杜军, 王挺, 索朗旺堆. 2001—2020年藏东南苹果物候期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0): 89-96. |
[9] |
姜莉莉, 郭腾达, 宫庆涛, 武海斌, 孙瑞红. 不同物候期晚熟桃‘秋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 44-52. |
[10] |
李红英, 王啸天, 郑晓倩, 许浩翊, 向导, 朱江丽. 新疆农八师垦区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2): 58-63. |
[11] |
廖光联, 陈璐, 高欣越, 黄春辉, 钟敏, 陶俊杰, 曲雪艳, 徐小彪. 毛花猕猴桃‘赣猕6号’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8): 38-42. |
[12] |
杨立晨, 李得瑞, 茹梦媛, 王源, 赖慧萍, 刘笑妍, 姜新强. 22种百合属植物在青岛地区引种的适应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3): 46-53. |
[13] |
綦东菊, 郭飞燕, 薛允传, 耿敏. 青岛地区动物物候期对逐月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4): 130-137. |
[14] |
蒋会兵, 杨盛美, 孙云南, 陈林波, 唐一春. 雄性不育野生茶树开花生物学特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3): 75-81. |
[15] |
程维金,邓先珍,肖之炎,徐永杰. 湖北引种薄壳山核桃品种差异性评价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8): 2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