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9): 57-62.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488
        
               		王国重1( ), 李中原2, 张继宇3, 杨丹4, 罗清元2, 卢圆章2
), 李中原2, 张继宇3, 杨丹4, 罗清元2, 卢圆章2
                  
        
        
        
        
    
        
               		WANG  Guozhong1( ), LI  Zhongyuan2, ZHANG  Jiyu3, YANG  Dan4, LUO  Qingyuan2, LU  Yuanzhang2
), LI  Zhongyuan2, ZHANG  Jiyu3, YANG  Dan4, LUO  Qingyuan2, LU  Yuanzhang2
			  
			
			
			
                
        
    
摘要:
为了掌握小流域水沙污协同治理协调状况,以颍河源区小流域为例,构建了水源管理、泥沙与水土流失治理、面源污染防治3个子系统的协同治理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2006、2009、2012、2015、2018年之间的协同效应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小流域水沙污系统内各指标对耦合系统的作用差异显著;3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使得耦合系统的综合评估指数呈现出“下降—上升—缓慢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耦合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2009、2015年有所降低外,基本上呈缓慢上升态势;耦合度除2006、2009年低于0.8外,其他年份均在0.8以上,说明这3个子系统的耦合水平较高,使得耦合系统的协调程度由中级缓慢上升到高级再到优质,有利于其生态清洁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减少人为水土流失,提高水质达标率、污水处理率,将有利于增加该流域水沙污协同治理的耦合协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