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晶晶.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 周青.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与生态耦合机制研究—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D].南昌:南昌大学,2014.
[3] 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4):15-23.
[4] 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对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看法[J].数量经济经济技术研究,2002(6):8-10.
[5] Grossman G, Krueger A.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1995,110:353-377.
[6] 赵晓露,高敏华,高军.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关系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91-95.
[7] 王宏伟,张小雷,魏山峰,等.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分析[J].地球科学,2006,36(2):140-147.
[8] 黄晓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以长春市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9] 万立强,李向林.系统耦合及其对农业系统的作用[J].草业学报,2002,11(3):1-8.
[10] 刘耀斌,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05-112.
[11] 帕夏古·阿不来提,孜比布拉·司马义,周玄德.吐鲁番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2):14-19.
[12]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广州环境科学,1996(1):171-177.
[13] 钟霞,刘毅华.广东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热带地理,2012,32(5):568-574.
[14] 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7):892-896.
[15] 崔峰.上海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64-69.
[16] 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17] 傅立.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8] 李正,王军,白中科,等.贵州省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灰色预测[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5):577-583.
[19] 周晓明,罗文柯,李润球.改进GM(1,1)预测模型对我国煤炭消费需求的预测分析[J].矿业工程研究,2010,25(2):65-68.
[20] 常丽霞,高卫东,潘如如,等.灰色GM(1,1)模型在国际春夏女装流行色色相预测中的应用[J].纺织学报,2015,36(4):128-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