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梦颖, 钟琛聪. 地榆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现代养生, 2018(2):89-90.
|
[2] |
杨冰冰, 胡晶红, 张芳, 等. 地榆本草考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40(5):412-414.
|
[3] |
杨冰冰, 胡晶红, 刘红燕, 等. 我国地榆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概况[J]. 中国现代中药, 2016, 18(11):1528-1531.
|
[4] |
李峰, 周凤琴. 山东地榆药材的基源鉴定[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0(4):43-45,73.
|
[5] |
韩曦英, 王哲, 关树光, 等. 吉林省地榆资源分布影响因素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8, 29(1):192-194.
|
[6] |
唐霄铧. 四川地榆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地榆引种栽培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16.
|
[7] |
于红梅. 大青山野生优良地被植物——地榆在呼市园林引种应用研究[J]. 内蒙古水利, 2010(2):160-161.
|
[8] |
姜新强. 崂山地榆属植物资源调查及引种繁育研究[D]. 青岛: 青岛农业大学, 2009.
|
[9] |
张慧, 王林和, 高秀梅, 等. 地榆引选、扩繁栽培及应用[J]. 内蒙古草业, 2011, 23(1):50-52,55.
|
[10] |
刘东焕, 赵世伟, 宋金艳. 北京10种乡土地被植物的耐阴性评价及应用[J]. 中国园林, 2009, 25(12):88-92.
|
[11] |
吴龙龙, 徐昊阳, 张刘强, 等. 地榆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 24(1):360-378.
|
[12] |
代良敏, 熊永爱, 范奎, 等. 地榆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 22(20):189-195.
|
[13] |
李丽, 孟令锴, 张朝立, 等. 黑龙江省3种地榆属药用植物总皂苷的含量测定[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10(1):23-24.
|
[14] |
YOSIOKA I, SUGAWARA T, OHSUKA A, et al. Soil bacterial hydrolysis leading to genuine aglycone. III. The structures of glycosides and genuine aglycone of sanguisorbae radix[J].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71, 19(8):1700-1707.
|
[15] |
高小平, 吴建明, 邹文俊, 等. 地榆促造血作用的有效部位筛选[J]. 中国天然药物, 2006(2):137-140.
|
[16] |
张诗朦. 地榆混合鞣质的分离纯化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D]. 吉林: 北华大学, 2017.
|
[17] |
陈鹏, 周本宏. 地榆鞣质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 2018, 21(7):1253-1258.
|
[18] |
程东亮, 曹小平, 邹佩秀, 等. 中药地榆黄酮等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中草药, 1995(11):570-571.
|
[19] |
赵生顺, 张敬馨. 地榆及其开发利用[J]. 林业勘察设计, 2006(3):74.
|
[20] |
赵江, 武玲. 地榆在干旱胁迫与复水处理中的适应性研究[J].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9, 35(3):25-27,35.
|
[21] |
周凤琴, 张照荣, 李峰. 地榆和宽蕊地榆的生药鉴别[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0(3):55-59.
|
[22] |
杨冰冰. 地榆与宽蕊地榆比较研究[D].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
|
[23] |
刘少雄, 王李俊, 何平平, 等. 淫羊藿属植物形态分类性状评述[J]. 广西植物, 2021, 41(11):1767-1783.
|
[24] |
李芳兰, 包维楷. 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J]. 植物学通报, 2005(S1):118-127.
|
[25] |
田琴, 段涵宁, 王云强, 等. 中国五种仙茅科植物叶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 广西植物, 2022, 42(10):1661-1674.
|
[26] |
徐丹丹, 杨娜, 刘宇涵, 等. 地榆叶的表观结构植纹鉴定研究[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7(6):968-970.
|
[27] |
佟健美. 五种榆科植物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相关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
[28] |
杨炜茹, 张彦光, 石秀霞. 矮壮素对地榆株高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1):12-15.
|
[29] |
郑云霄. 玉米抗倒伏性状综合鉴评及茎秆维管束性状[D]. 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