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兰兰, 刘梅金, 李明军, 徐冬丽, 王国平, 郭建炜, 胡再青, 张忠广, 李风庆, 桑安平, 张涛, 萧云善, 闫春梅.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稞根际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0): 85-90. |
[2] |
韦泽秀, 彭君, 卓玛, 杨素涛, 边巴卓玛, 米玛更才. 几个高寒早熟青稞品种在浪卡子县的试种研究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6-12. |
[3] |
张利琴, 殷红燕, 穆淑媛, 付均惠, 李燕. 5个杂交桑种质的耐盐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7): 62-68. |
[4] |
崔亚坤, 孔令杰, 郑飞, 刘瑞响, 陈艳萍, 袁建华. 外源亚精胺对淹水条件下玉米物质积累和光合能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5): 22-26. |
[5] |
赵如皓, 丁俊男, 于少鹏, 王慧, 史传奇, 张志, 孟博. NaCl胁迫对野生大豆幼苗生理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4): 23-29. |
[6] |
朱明霞, 白婷, 靳玉龙, 王姗姗, 刘小娇, 张玉红. 不同青稞品种风味物质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2): 146-152. |
[7] |
付茵茵, 闫文潇, 王友晓, 庞彩红, 李双云, 周继磊, 闵旭峰, 刘盛芳, 臧真荣, 亓玉昆, 夏阳. 国槐无性系对NaCl胁迫的生长生理响应及耐盐性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4): 43-51. |
[8] |
刘畅, 李佳荫, 冯国军, 刘大军, 杨晓旭. 亚精胺在缓解菜豆幼苗低温胁迫中的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2): 66-72. |
[9] |
孙全平, 彭君, 索朗措姆, 秦基伟, 谭海运, 杨素涛, 普布贵吉. 牛粪生物质炭基肥对青稞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0): 19-24. |
[10] |
史继清, 杨霏云, 边多, 周刊社, 甘臣龙. 基于干旱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指数的西藏主要农区青稞干旱时空格局[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 80-87. |
[11] |
高佳佳, 徐薇, 边央, 平措桑旦, 巴桑, 杜军. 基于FAO Penman-Monteith方法的西藏春青稞干旱趋势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1): 79-86. |
[12] |
仇晓玉, 罗建, 土艳丽, 李洪池. 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与本地植物青稞的竞争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5): 110-114. |
[13] |
朱明霞, 白婷, 靳玉龙, 张玉红, 唐亚伟. 施肥对春青稞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5): 7-13. |
[14] |
周刊社, 邓伟, 崔元良, 洪健昌, 措姆, 罗珍. 1961—2018年西藏高原青稞产区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3): 88-98. |
[15] |
魏斌, 马占琴. 氮素养分对青稞营养功能特征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2): 2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