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露, 包欣怡, 陈智勇. 非洲紫罗兰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58-62. |
[2] |
李瑞静, 田菊, 刘洋. 桃叶卫矛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9): 18-24. |
[3] |
白艳荣, 蒋亚莲, 王进英. 腊花组培快繁体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6): 46-50. |
[4] |
孙音, 郝军, 房义福, 张谦, 姜楠南. 60Co-γ辐射对兜兰组培苗的诱变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5): 45-52. |
[5] |
杨文静, 王占军, 甘晓燕, 何建龙, 张丽. 欧李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3): 60-65. |
[6] |
王因花, 任飞, 李庆华, 翟国锋, 臧真荣, 吴德军, 燕丽萍, 姚俊修. 接骨木嫩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0): 26-31. |
[7] |
曾端香, 王莲英. AM真菌对菌根化牡丹组培苗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 53-58. |
[8] |
孙浩, 曾杰, 欧立军, 邹学校. 果实果皮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6): 49-53. |
[9] |
白一苇, 张世壮, 王雁楠, 高晓茹, 牛金彪, 何绍贞. 植物组织培养中抗污染培养基新配方的探索[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6): 89-96. |
[10] |
杨颖, 康兰, 耿新, 陈玉珍, 卢存福. 植物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4): 25-30. |
[11] |
张翠英, 樊献政, 李瑞英. 油用牡丹花期预报[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2): 120-126. |
[12] |
曾端香, 袁涛, 王莲英. 丛枝菌根真菌(AMF)接种剂种类和接种时期对牡丹菌根化组培苗培养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0): 53-58. |
[13] |
董鲁浩, 李晓慧, 宋语宁, 王贺, 李兴国, 别晓敏. 5-氮杂胞嘧啶核苷降低小麦成熟胚再生频率[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 26-30. |
[14] |
吴永玲, 魏信平, 李筱玲, 魏婷, 胡美倩. 牡丹籽粕提取液对连作土壤特性及小麦全蚀病防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6): 133-139. |
[15] |
蓝金宣, 梁文汇, 黄晓露, 杨卓颖, 李宝财, 马锦林. 油桐扦插及其不定根形成的解剖观察[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9): 4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