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池艳艳, 林少源, 徐淑, 陈炳旭. 唑虫酰胺防治甘蓝田常见害虫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 110-115. |
[2] |
杨杰, 王秀荣, 邸高曼, 黎昌继. 贵阳市常色叶园林植物叶色量化及配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1): 28-39. |
[3] |
代磊, 王志杰, 张万胜. 贵阳市1998—2018年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与预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 108-115. |
[4] |
尚媛媛,宋丹,郑小波,裴兴云,王红波,陈静怡,牛迪宇. 高原城市贵阳市臭氧浓度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4): 95-101. |
[5] |
高德良. 几种杀虫剂对抗性小菜蛾的毒力分析及田间防治效果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2): 145-149. |
[6] |
刘兴龙,邵天玉,王克勤. 基于2种中间寄主的稻螟赤眼蜂生命表编制与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3): 150-154. |
[7] |
郝士鋆,樊剑锋,王叶琼,富盛桂,张李香. 不同豆类对绿豆象发育繁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1): 138-141. |
[8] |
付海燕,朱 勋,刘春光,侯跃莹,杨 晶,杨静,杨峰山. 小菜蛾高毒力Bt.DBW902粉剂开发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6): 170-176. |
[9] |
曾粮斌,程 毅,严 准,马 骏,任顺祥,魏 林,薛召东. 拟环纹豹蛛和前凹豹蛛对小菜蛾的捕食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6): 48-54. |
[10] |
王容燕,马 娟,李秀花,高 波,陈书龙. 甘薯蚁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0): 35-39. |
[11] |
于 玲,崔 娟,阮长春,臧连生,张文芳,史树森. 米蛾Corcyra cephalonice成虫产卵及卵发育对温度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5): 128-132. |
[12] |
张 萌,崔 娟,徐 伟,秦昊东,刘丹竹,王小奇,史树森. 几种农作物寄主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生殖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3): 81-84. |
[13] |
吴忠华,朱国渊,普妹,周明. 橡胶树六点始叶螨主要生物学和有效积温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3): 164-168. |
[14] |
洪珊珊 贾变桃 焦鹏 杨素梅. 虱螨脲对小菜蛾生存、化蛹和羽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4): 312-315. |
[15] |
马鑫,缪勇,黄凯,李辉,李宾宾. 春甘蓝田小菜蛾种群动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8): 31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