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光宗, 杨云海, 徐高峰, 杨韶松, 张付斗, 申时才, 叶敏. 苦荞提取物的化感作用及化学成分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4): 112-120. |
[2] |
杨柳, 王新宇, 张航, 张廷秀, 杨成君. 蒙古栎枯叶水浸提液对二月兰的化感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9): 71-76. |
[3] |
唐健, 赵隽宇, 覃祚玉, 王会利, 石媛媛. 中红外光谱技术在土壤环境研究中的进展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1): 122-127. |
[4] |
耿贵, 刘钰, 李任任, 杨瑞瑞, 路正禹, 於丽华, 王宇光. 甜菜连作土壤对甜菜幼苗生长影响及其化感物质成分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 15-20. |
[5] |
朱宝林, 刘伟堂, 王立鹏, 王豪, 游录丹, 王金信. 不同小麦品种对节节麦的化感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6): 106-112. |
[6] |
赵孔平, 刘伟堂, 朱宝林, 陈秀涛, 王倩, 王金信. 不同作物秸秆腐解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2): 132-138. |
[7] |
刘晓燕,曹坳程,丁雷. 马尾松和青冈凋落物对紫茎泽兰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1): 30-36. |
[8] |
杨超,蔡柏岩. AM真菌对连作作物根系代谢产物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4): 35-39. |
[9] |
罗瑛,冯伟瑜,欧文军. 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对3种暖季型草坪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5): 76-80. |
[10] |
李少泽,彭海峰,邱振国,陈万胡,方彪,陈中哲,陈雄辉. 化感水稻不育系化57S田间抑制稗草能力表现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4): 137-143. |
[11] |
李明哲,高汝勇,李会芬,郝洪波,庞昭进,郭安强,崔海英. 不同品种马铃薯对谷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8): 13-20. |
[12] |
王方琳.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5): 165-172. |
[13] |
张美玲,李娟娟,陈洪伟,王红利,石爱平,刘克锋. 一串红杂交育种若干问题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7): 104-108. |
[14] |
吴秋芳,王景顺,路志芳. 杨树人工林退化及恢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1): 1-6. |
[15] |
覃凤玲,彭海峰,饶佳兴,周均华,何玉琼,李文安,陈雄辉. 化感稻田间化感抑草率的稳定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5): 180-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