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邵雪花, 赖多, 肖维强, 贺涵, 刘传和, 匡石滋. 不同干燥方法对番石榴果实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134-140. |
[2] |
宋晓兵, 黄峰, 罗小玲, 林培华, 彭埃天, 凌金锋, 崔一平. 吡唑醚菌酯对两种优稀水果病原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125-128. |
[3] |
李文业, 徐放, 王海华, 朱报著. ‘广东含笑’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4): 47-52. |
[4] |
谭凯炎, 闵庆文, 邬定荣. 从土壤气候视角解析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自然禀赋——以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7): 88-94. |
[5] |
孙宁, 瞿阳, 冯献, 李瑾.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思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6): 159-164. |
[6] |
陈洪彬, 王慧玲, 蒋璇靓, 蔡英卿, 张朝坤. 1-MCP对采后‘红心’番石榴果实软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8): 51-56. |
[7] |
罗媛媛, 邓康欣, 刘翔艳, 张雨晴, 郭文思, 王珂. 中国地被植物园林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3): 69-76. |
[8] |
王金梅, 杨远, 苗永旺. 槟榔江水牛养殖系统动态保护调查[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1): 137-142. |
[9] |
黄国勤. 江西广昌传统莲作文化系统的特征与价值[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0): 48-53. |
[10] |
李远, 闵庆文, 杨丽韫, 孟凡绪, 杨万全. 川西林盘植物群落结构历史变化特征分析——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7): 44-49. |
[11] |
李书武, 杨丽韫, 陈国良, 李远, 闵庆文, 杨万全.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四川郫都传统农业轮作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6): 157-164. |
[12] |
尹健, 沙斌. 由博返约:乡村文化现代性重塑的现实路径[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 160-164. |
[13] |
刘艳, 刘进, 权文婷, 王瑾婷, 王孜瑄, 梁奇琛. 基于GIS的咸阳石榴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0): 109-113. |
[14] |
胡园春, 邰庆国, 崔辰, 李全景, 崔云鹏, 安广池. 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的石榴裂果气象预测模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 117-121. |
[15] |
唐存莲. ‘红霞杨’的光合能力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5): 3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