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蛟, 汪波, 翟彩娇, 黄昭平, 崔士友. 气候因子对滩涂围垦区不同盐分水平下土壤盐分季节性变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 97-103. |
[2] |
翟朝阳,陈高安,杨新峰,司洪章,刘立强. 微地形对大西沟野杏幼苗生境的气候和土壤温湿度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7): 114-120. |
[3] |
杨志刚,牛晓俊,张伟华,张东东,曾 林.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7): 141-146. |
[4] |
田立文,田聪华,刘志清,欧洲,王会平. WTO框架下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项目内容分析与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9): 18-25. |
[5] |
刘 丽,蔡迪花. 甘肃武都核桃物候期和产量构成要素变化及其对气候要素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6): 100-105. |
[6] |
杨天旭,左安建,魏秋兰,邓世媛,刘 高,王 维. 遵义烟区烤烟气候因子的适生性评价及其与化学成分间的关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6): 163-169. |
[7] |
马中华,杨晓玲,刘 蓉. 河西走廊东部云量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0): 113-119. |
[8] |
丁生祥,郭连云. 近50年三江源地区低云量变化特征及与其他气候因子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3): 141-146. |
[9] |
谢佰承,杜东升,陆魁东,段居琦,刘富来. 基于MaxEnt模型湖南双季稻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布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9): 247-251. |
[10] |
杨中旭,李秋芝,商 娜,尹会会,李海涛,李 彤,张 晗,王士红. 聊城市花生-小麦一年两作气象条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0): 268-272. |
[11] |
刘亚琦. 基于生态足迹的聊城市生态适度人口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9): 267-272. |
[12] |
曹毅,白文斌. 基于GIS技术的山西省高粱种植气候区划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3): 235-238. |
[13] |
程立锐 陈维建 唐义芝 张华述 罗成刚 戴培刚. 近30年四川省什邡市晾晒烟区气候因子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7): 47-51. |
[14] |
周兰萍 陈芳 魏怀东 丁峰 李发明 胡小柯. 基于MODIS数据非洲典型国家荒漠化现状监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4): 198-203. |
[15] |
陈芳 魏怀东 周兰萍 丁峰 胡小柯. 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县典型荒漠土壤光谱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5): 183-186. |